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毛泽东是抗战胜利的卓越领导者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高峻 参加讨论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在那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各国人民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的贡献!”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共鸣、巨大反响,有力推动了中国抗战史研究的深入,也使学界对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推动抗战胜利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有了新的认识。
    领导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抗战爆发后,毛泽东即提出八路军出兵华北敌后,着力进行山地游击战,发动群众扩大武装建立根据地。八路军115师挺进山西后,于1937年9月取得平型关大捷,举国振奋。抗战之初,相对于国民党正面战场200多万人的军队,八路军、新四军仅有几万人,人民军队如何发展壮大、在敌后坚持抗战,是毛泽东思虑的战略问题。
    上海、太原失陷后,毛泽东认识到在华北地区“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进入主要地位”,指示八路军分兵挺进山西敌占区,开展山地游击战。游击战担负着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和根据地,把日军的后方变成其前线的多重战略任务。根据毛泽东、朱德的命令,115师一部在晋察冀开展活动,建立起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20师挺进晋西北,开创出晋绥抗日根据地;129师建立起晋冀鲁豫根据地;新四军挺进苏皖敌后。至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沦陷时,八路军、新四军在一年多时间里同日、伪军展开1600余次作战,毙伤俘敌5.4万余人,完成了向华北、华中敌占区大范围的战略展开,八路军、新四军发展到18.1万人。
    进入抗战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阵营出现妥协动摇的趋势,汪精卫与20多位国民党中央委员、58位国民党将级军官率部先后降日叛国。面对危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分裂。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在思想舆论方面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抗战胜利的信心。在军事方面,毛泽东鉴于山东敌后战场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115师主力开赴山东。1939年春115师主力挺进山东后,在与日军的作战中愈战愈强,山东遂成为八路军控制的敌后战场。
    1940年8月的百团大战,100多个团的八路军将士对正太、同蒲及平汉等铁路展开破袭战,经3个半月1800余次激战,攻克据点2900余个,歼灭日、伪军4万余人。以百团大战为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山东、苏皖、中原等六大战略区组成的敌后战场成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1939年9月23日,日本大本营在给日本中国派遣军的命令中提出,中国派谴军将14个师团即56%的兵力用于对敌后战场作战,11个师团即44%的兵力用于对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表明日军对华作战重点开始向敌后战场转移。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武装在华北、华中广大敌后战场以游击战为主要形式的对日作战,发挥了积小胜为大胜的巨大歼敌作用,成为中国抗日的主要力量。
    1944年国民党军在豫湘桂战役中大溃败。毛泽东审时度势,决心力挽危局,作出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进行局部反攻的战略决策,于同年11月派八路军359旅南下打到湘粤,在日本投降之际完成了向华南敌占区的战略反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