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书写伟大转折 再续时代篇章(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人民日报 温红彦 倪光辉 参加讨论

    (一)
    “一次二次三次,我们三班人顽强抵抗,终于稳住了敌人的反冲锋,最后以5个连续炸弹,完全击溃敌人,夺取了敌人视为天险的高崖……” 2016年8月底,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内,记者看到来参观的小朋友熊艺新,拉着父亲的手,正一字一句地读着1935年《红星报》上的一篇新闻稿。
    这是1935年1月15日,由邓小平主编的《红星报》以《伟大的开始——一九三五年第一个战斗》为题,对突破乌江进行的精彩描述。从这段文字中,我们清晰感受到,当年红军在突破乌江天险之后洋溢的喜悦和兴奋之情。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突破乌江就发生在转折点的前夜,这场战斗给红军带来了新生。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蒋介石调集数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湘江之战红军人数锐减,毛泽东向中央政治局提议,放弃北上湘西的错误主张,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发。1934年12月底,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原准备与红军二、六军团会师的中央红军在通道县来了个急转弯,奔向贵州,随即兵分三路突破乌江天险。1935年1月1日至6日,中央主力红军分别在江界河、回龙场、茶山关三个渡口强渡乌江,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智取遵义城。
    当年枪林弹雨的痕迹,依稀尚存。据记载,在三个渡口担负强渡任务的部队,是长征以来一路夺关抢隘的开路先锋——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第二师第四团和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团。
    家住瓮安县南关镇边坡村的林松老人,已年届70。他告诉记者,父亲林木森就是乌江战役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当时父亲不到15岁。他说,乌江最先突破的,也是最著名的,当属江界河渡口的战斗。我们即刻驱车前往江界河渡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