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书写伟大转折 再续时代篇章(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人民日报 温红彦 倪光辉 参加讨论

    (二)
    江界河渡口位于黔南州瓮安县龙塘乡。这里是典型的山区,通往渡口的公路九曲十八弯。抵达江界河渡口时,记者已是头晕目眩。
    这就是当年红军突破乌江天险的渡口吗?300米宽的江面,碧水微澜,平湖高峡,已难觅湍急的水流。对岸江湾处,一些渔民正在网箱养鱼。渡口边,写有“长征号”字样的渡轮一字排开。
    62岁的犹家驹是生在乌江、长在乌江的摆渡人,他对这里的变化了如指掌。他告诉记者,这里先后建设了多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已将乌江水位抬高160米,当年的渡口、碉堡战壕,都已在水下了,当时的江面只有几十米宽。
    犹家驹的三伯犹泽红,当年曾帮红军摆渡,“他已去世30多年,我小时候,经常听他讲长征的故事。如今,每年有不少游客来寻访红军长征的足迹。为了这个,我专门收集突破乌江的故事。”犹家驹说,“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是渡江的主攻力量。1935年1月1日,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亲自到江边组织侦察,认定对岸渡口有敌重兵并修有坚固工事,渡口上游约500米处老虎洞敌军防御力量薄弱。于是提出佯攻对岸渡口、主攻老虎洞的作战计划。以四团三连连长毛振华为首的5名战士发挥了关键作用。”
    得知我们要寻找老虎洞,29岁的王富坤自愿开船为我们当起向导。他说,小时候经常在乌江两岸砍柴,依稀记得上老虎洞的路。
    渡船穿行在乌江,虽然江面平静,但暗流汹涌。从渡口航行15分钟,王富坤告诉我们:“老虎洞就在那里。”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我们看到崖壁上灌木密布,洞口隐约其间。在王富坤带领下,我们钻入灌木丛,披荆攀援,100多米的路程,爬行了半个多小时。洞口处,一群蝙蝠扑面飞来。站在这里,我们仿佛听到当年的枪炮雷鸣。
    1935年1月2日夜,毛连长和4名勇士在老虎洞里度过一夜。第二天,大部队强渡,5名战士摸到敌人背后,发起突袭,敌人顿时乱作一团。红军乘势抢架浮桥,大部队冲了过去,江界河渡口强渡成功。“这是一场奇绝的战斗,红军只牺牲了3个人。”犹家驹说。
    江界河渡口的战斗动摇了整个守隘的敌军,第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军团第四师随后在余庆回龙场渡口、开阳茶山关渡口强渡成功。至此,敌军江防被红军全线突破,乌江天险被红军踩在脚下。
    突破乌江成功,毛振华获得毛泽东主席颁发的红星奖章。
    在渡口,记者见到几名游客,他们感慨说:“只有身临其境,才知胜利来之不易,更能体会长征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