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铭记红军丰功伟绩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石仲泉 参加讨论

    毛泽东用兵出神入化,指挥红军化险为夷,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战略转变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进入中央领导核心,特别是成立新“三人团”后,使他有了充分发挥军事天才作用的特殊平台。这突出地表现在:
    ——四渡赤水出奇兵。红军在黔北地区活动后,蒋介石紧急调集川黔滇等地方军和中央军数十万兵力,妄图将红军歼灭于川黔边境。土城之战尽管被动,但一渡赤水使红军有了较大活动余地。此后,毛泽东主动采取兜大圈子机动作战方针,在川滇黔边折返于高山峡谷、急流险川,东突西奔,穿插行军。在云南威信遭遇敌军堵截,毛泽东指挥红军迅速转兵东进二渡赤水,向敌人兵力空虚的桐梓地区急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重占桐梓、二取娄山关,再克遵义城,取得了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为了实施把“滇军调出来”乘虚进军云南的战略计划,红军先是三渡赤水,从茅台到川南,造成蒋介石以为红军要深入川境的错觉,使之连忙调重兵向川南聚集。这为红军迂回入滇创造了条件。紧接着毛泽东又令红军以秘密、神速的行动,折转返东,四渡赤水。这样,当蒋介石急令其各路人马匆匆向古蔺地区集结时,红军则隐蔽地与敌军相对反向而行,神秘地跳出了国民党军包围圈。
    ——南渡乌江、佯攻贵阳。红军四渡赤水成功,蒋介石急忙飞抵贵阳,再次集结重兵。但是,他又失算了。中革军委决定南进,红军冒着狂风暴雨,进入乌江北岸。适逢连日阴雨,乌云密布,敌机无法侦察和轰炸。在蒋介石催令其各路大军堵截红军西进时,红军却在金沙县南渡乌江成功,再次跳出敌军合击圈,将其50万重兵甩在赤水河。接着,毛泽东又摆龙门阵,红军分为三路:一路直攻贵阳,虚张声势,拿下省城;一路以最快速度东进,造成向湖南发展态势;一路在桐梓一带摆出与敌决战姿态。蒋介石既不知红军真实意图,也不知红军兵力虚实,却不时接到红军兵临省城报告,于是严令其各路军队急往贵阳四周堵截红军。滇军先头部队以每天百里的速度在三四天内从昆明赶来“救驾”,这正中毛泽东的巧计。滇军出滇后,红军从贵阳东南突破敌军防线,越过湘黔公路,以每天行军120里的速度,向滇东急进。这又使蒋介石围歼红军于黔东的计划彻底破产。
    ——威逼昆明,抢渡金沙江。在滇军入黔后,红军主力疾速进入云南,并大造声势要攻打兵力空虚的昆明。这时,云南王龙云只得急调各地民团前来防守省城,这又中了毛泽东佯攻之计。龙云削弱滇北地区和金沙江南岸的守备力量,为红军抢渡金沙江创造了有利条件。红军在以少许部队威逼昆明时,主力部队疾速北进,直奔金沙江。1935年4月底,红军分三路向金沙江急进,干部团先遣队以30个小时急行军280里的“飞毛腿”速度,占领了皎平渡口两岸。这里水深流急,只能靠船渡江。红军充分依靠当地群众,找船工,寻渡船。经过九天九夜,人歇船不歇地不停摆渡,3万红军渡过金沙江,没丢失一人一马。3天以后,国民党军赶来,只能望着滚滚的金沙激流感叹。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就是讲的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以来的这段历史。红军与国民党军的作战,说到底是两军最高指挥官的对弈。同是一支红军队伍,但遵义会议前后,完全是两种局面。毛泽东从来反对不顾实际情况的“硬碰硬打”,坚持“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避实就虚,在运动中消灭敌人;兵无常势,兵不厌诈,声东击西,忽东忽西,出敌不意,“四两拨千斤”。因而,在两军最高指挥官的对弈中,飘忽不定的“红棋”主宰着棋局。这奠定了毛泽东成为人民军队最高统帅的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