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党史 >

锻造民族解放斗争的先锋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张锋 参加讨论

    在经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共产党在培养人才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方法、原则和途径,构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显著实践成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干部队伍,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人才基础。
    大量吸收和培养人才
    1935年10月抵达陕北后,党科学、全面、客观地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充分认识到蕴藏在各阶层人民中的巨大人才潜能和活力,正确地阐释了人才的科学内涵和深刻意蕴,为党的人才战略调整创造了思想和组织路线上的条件。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明确指出:一切同情于反日反卖国贼的知识分子,不问其过去如何,都能享受苏维埃政府的优待;一切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迫害的知识分子,都可以来到苏区;一切革命的知识分子,不论其出身如何,苏维埃均给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毛泽东在会议上称赞知识分子是“民族解放斗争的先锋”。
    全面抗战爆发后,党中央深刻洞察到人才问题的重要性。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充分建立在持续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优秀人才的基础上。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1939年12月,中共中央果断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这一重大决定,指出“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的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并且制定了“来去自由”的人才政策,即“来则欢迎,去则欢送,再来再欢迎”。
    全方位培养各类优秀人才
    为广泛吸收和培养干部队伍,毛泽东多次作出“革命青年,来者不拒”的指示。党在战略资源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一批批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安全送往延安,并进行妥善而有针对性的安排,实现各类人才的科学合理配置。随着大批人才的集中汇聚,原本偏居一隅、默默无闻的陕北小城延安声名鹊起,成为闻名中外的高密度人才集聚区,知识分子总数超过4万人,极大地缓解了人才短缺这一问题。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央干部教育部,集全党之力,加强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伊始,就迅速恢复中央党校,开启党在延安创办干部学校的历史起点,1936年又创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此外,中央经过统筹安排,又相继成立陕北公学(1937年)、马列学院(1938年)、中国女子大学(1939年)、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1940年)、延安大学(1941年),还陆续创办鲁迅艺术学院(1938年)、自然科学院(1939年)、八路军医科大学和军政学院(1940年)、军事学院和民族学院(1941年)、俄文学校(1942年)等各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陕甘宁边区平均每8.3万人就拥有一所高等学校。通过“小步快跑”,党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培养网络,将延安建设成为一所革命的大学校、人才培养的大本营。至1939年11月,在党的中级干部中,知识分子所占比例已达8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