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性保护,让珍贵而神秘的古籍走入大众视野 明天揭幕的“汲古慧今——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十年成果展”,遴选了70部古籍精品进行展示,它们中大半是近年来在编目中新发现的善本古籍,侧面展示了沪上古籍保护的阶段性成果。 “古籍保护从来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了普查、整理、修复、研究、出版、展览、数字化等诸多方面,而终极目的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古籍保护专家黄显功告诉记者,让珍贵而神秘的古籍走入大众视野,正成为沪上古籍收藏机构的自觉。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公藏机构,现藏有家谱近三万种30余万册,享有“全球中国家谱第一藏”“中国家谱半壁江山”等美誉。为了让丰富的馆藏资源能够更方便地为读者利用,上海图书馆对馆藏家谱进行数字扫描,并于2015年开创了国内家谱数字化资源全文上网的先河,让读者足不出户便可在家进行家谱的全文浏览和检索。截至目前,该馆在线的家谱总数达到6086种。近年来,复旦大学图书馆择取馆藏中较有特色的若干种古籍,如明抄本《沈下贤文集》、齐召南批校之康熙本《孔子家语》等影印出版,以一化万,让古籍发挥更大的价值。 文汇报记者李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