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文献学 >

跨越70年的文学“接力”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人民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不久前,老舍《四世同堂》英译全稿的发现和未发表部分重新被译回中文,为文学界内外所热烈关注。问世70多年来,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可谓身世曲折:老舍以“段”代“章”,计划写完一百段,但在报刊连载到第八十七段的时候不明原因地戛然而止,之后连手稿也散佚,致使全貌无以得见;幸而几乎在写作和发表的同时,《四世同堂》的英文翻译也在进行中,于是上世纪80年代,从英文本《黄色风暴》回译而来的后面十三段,让我们得以暂时“补全”这部经典。而此次新发现的英译手稿原件,则呈现了《黄色风暴》被出版社删改前的最初版本,其中,后十六段内容已被回译为中文,让读者在接近《四世同堂》原貌的路上更进了一步。
    我们在此编发两篇文章,呈现有关《四世同堂》的这段寻找和修复的故事,阐发此番英译手稿的发现和回译提供给读者的对于《四世同堂》、对于老舍的新认识。表现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斗争的《四世同堂》,在这场跨越70年、跨越中英文世界的文学“接力”中,越发凸显它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不停地寻找和修复背后,是对经典的珍爱之情,更是对一位作家和他的文学贡献的最好纪念。
    ——编 者
     
    《四世同堂》的英译与回译
    周绚隆
    《四世同堂》在老舍生前一直没有完整地出版过。按照他自序里的计划,此书共分三部,以段代章,“第一部容纳三十四段,二部三部各三十三段,共百段”。其中第一部《惶惑》和第二部《偷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均出过单行本。但第三部《饥荒》,新中国成立后只在上海《小说》月刊连载了前20段,即因故中止。“文革”中作者手稿丢失,此书遂成残璧。1982年,译者马小弥根据浦爱德翻译、美国哈考特·布拉斯出版社1951年出版的《四世同堂》节译本《黄色风暴》,回译了该书最后的13段,补足了原来残缺的故事。目前大陆市面上流行的《四世同堂》主要版本,后面收的都是马小弥所译部分。
    从中文到英文:作者与译者通力合作,单行本出版时遭删改
    《四世同堂》的英文翻译工作,是1946年老舍先生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期间完成的。胡絜青、舒乙母子在《破镜重圆——记〈四世同堂〉结尾的丢失和英文缩写本的复译》一文中,引用译者浦爱德1977年2月22日给费正清夫人费慰梅的信,提供了翻译和出版过程的一些细节:“《黄色风暴》并不是由《四世同堂》逐字翻译过来的,甚至不是逐句的。老舍念给我听,我则用英文把它在打字机上打出来。他有时省略两三句,有时则省略相当大的段。最后一部的中文版当时还没有印刷,他向我念的是手稿。哈考特·布拉斯出版社的编辑们做了某些删节,他们完整地删掉了一个角色,而他是我所特别喜欢的。他们认为有必要减少一些字数,以便压缩一下书的块头。对结尾没有做变动。”1978年10月20日,浦爱德致信杨宪益夫人戴乃迭:“老舍知道,美国人不喜欢篇幅太大的长篇小说,所以我们一起工作时候,他对原书作了较大的删节。不幸,出版社删得更多,一个完整的人物被删去——虽非主要人物,却是我最喜爱的人物之一,就是那个照应坟地的种地人。”
    浦爱德的父母皆为中国北方浸礼会传教士,她从小在中国长大,后回美国接受了高等教育,1921年到新成立的北平协和医院组建社会服务部,1939年她回到美国,参加了由埃德加·斯诺等人发起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通过募集捐款,积极援助中国抗战。浦爱德虽然长期在中国生活,汉语口语很流利,但却不能阅读。这就有了她给费正清夫人信中所描述的,老舍在旁边念,自己边听边译的合作翻译方式。
    虽然浦爱德说老舍在给她读《四世同堂》的时候有意省略了一些段落,但事实上,《黄色风暴》出版时,出版社编辑的改动量才是惊人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此次从哈佛大学的浦爱德档案里发现的正是浦爱德翻译的《四世同堂》英文原稿。得知消息后,我辗转向老舍的女儿舒济借了她珍藏的英文节译本《黄色风暴》,并通过她的关系从施莱辛格图书馆找到了未经删改的浦爱德译文原稿,然后将《黄色风暴》与《四世同堂》、马小弥的译文与《黄色风暴》原文、《黄色风暴》后13段与浦爱德译稿原文,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比对。可以发现,经过翻译过程的压缩和编辑环节的删节,原来100段的文字,到英译本《黄色风暴》正式出版时,只剩下了77段。第一部由34段压成了25段,第二部由33段压成了25段,第三部已经发表过的前20段被压缩成了14段,马小弥据以回译的《黄色风暴》后13段,其实也是从21段译稿删节而成的。《黄色风暴》出版时所做的改动很值得注意,因为它本身也是《四世同堂》接受史的重要组成。如,老舍先生原来拟定的三部分名字分别是“惶惑”“偷生”和“饥荒”,到《黄色风暴》里则成了“小羊圈”“与虎为伴”和“没有报复”,人物姓名的翻译也有些改动,瑞全被译成了“瑞堂”,金三爷被译成了“王三爷”。这样的改变基于怎样的考虑又由谁决定,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