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斟句酌的译文 张老师这本具有史料价值的新著的最大特色是为每首古诗配了导读短章和新诗译文,而且每一句古诗与新译编排在一行之内,用10个字左右的白话文翻译古诗,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在书的《自序》中,张老师坦言“真正让我耗费心力的其实还是译诗”。 如果仅仅转换转换古今词义,拼凑拼凑分行的文字组合当然容易。但张老师的期望是,一定要译出情趣,译出气韵,译出思想,译出文化品位与艺术水准,成为足以再现原作魅力的“高大上”之作,即所谓“信、达、雅”皆具也。为此,他精雕细刻、炼字炼句,不敢有丝毫草率;推敲韵律、整合平仄,不敢有一点粗疏;而为了构建一个堪与原作总体风格相得益彰的完美境界,更是绝对不敢有点滴的轻忽。其操作的艰辛、进程的障碍势必成倍增长,几乎对张老师毕生的学养和能力构成了很大挑战。但他迎难而上,一个字一个词一个韵脚,几次十几次地修正、置换、梳理。为了通篇的诗意氛围,他苦思冥想营造渲染与原作珠联璧合的圆满。有时候搜肠刮肚一筹莫展、殚思竭虑寸步难行,可一旦艰涩突破、灵感骤至,久久呼唤的那幅画面、孜孜以求的那组意象,又倏然间扑入眼帘跃入脑海,一种柳暗花明的欣喜、妙手偶得的兴高采烈,也会顿时飞上眉梢涌上心头。其艰难状外人是体会不到的。该书出版后,许多同行道友、曾经的学生对该书的注译部分给予了极大褒奖。 唐代大书法家兼书学理论家张怀瓘有“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的论断,这位前贤的教诲虽对书法而言,但对于著述,不也同样适用吗?谁若有幸读罢这部《弦歌三晋》,就知道张老师的其心其志了。 〖相关链接〗 张恒微档案 张恒,山西大学文学院退休教授,从教数十年,并以笔耕为乐,出版过《文学创作论》《回眸·审视·超越》《历代谐趣诗》等著作,曾多次荣获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山西省社会科学成果应用奖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