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清代今文经学的缘起(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黄开国 参加讨论

    就经学的义理而论,不过内圣外王两大方面,可以说,经过汉学、宋学的发展,内圣外王的理论已经发掘殆尽,不可能再讲出什么新东西,只能在以前只是经学附属的小学去拓展新天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清学以训诂考据为中心乃是经学两千年逻辑发展的必然产物。只有到了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整理经学文献,以及经学的发展在文献整理的领域能够作出巨大成就的时候,才会出现清学的历史辉煌。如果没有这种历史发展趋势的内在逻辑,即使清王朝再厉害的文字狱也不可能创造出有巨大学术成就的清学。
    以训诂考据为主干的清学的出现,在经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以前只是用来为经典的义理作文字说明的小学,摆脱了对经学义理的依附地位,而得以独立开来。这不仅是经学发展史上典籍主次的历史变化,而且是经学史上不同历史阶段的重大转变。这一变化,透露出来的正是这样一种信息:经学义理的阐发已经走到尽头,经学的发展只有在典籍的文献整理上才会有所作为。而以训诂考据为中心的典籍文献整理,即使没有西学传入中国的影响,也必然会从传统的经学中分化出语言、文字、音韵、训诂、校雠学、史学、地理学、金石学等,西学的传入则加速了经学的这一分离。
    清代最早出现的照着讲的今文经学,是作为清学的一个部分而存在的。从庄存与、刘逢禄到魏源,他们的治学方法、话语范式等,与当时的清学家别无二致,都是从整理已有文献、学术的角度,对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刘逢禄的《释例》发明何休之学,魏源的《诗古微》《书古微》发明西汉之学,都是典型的代表。所不同的是照着讲的今文经学重在已有经学义理的说明,而不是以训诂考据为主。而当清学在训诂考证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后,整个经学的发展无论从义理上,还是从名物制度的考证上都已经没有多少发展余地了。可以说,汉武帝以来的经学发展到此,已经面临不得不终结的历史命运了。
    为什么晚清还会出现今文经学照着讲向接着讲的发展?这是因为,历史发展需要产生崭新理论,但新理论还不具备出现的成熟社会条件,而不得不到已有思想库去寻求理论资源的艰难抉择。中国历史发展到明末清初,就已经出现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与此变化相应的是思想文化领域新观念的出现。尽管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被清王朝的入主中原所打破。然而,历史的向前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在经过一段曲折的发展之后,历史又会重新提出清初以来被淹没的问题。但是,正如一个难产的婴儿,不同于顺产的婴儿一样。中国近代所谓社会转型是一个难产的坎坷过程,它不仅在内部受到顽固派的极力反对,还受到外部西方列强入侵的打压,双重的阻扰压制,使中国新兴的资本主义只能在夹缝中艰难地成长。正是这种难产,使中国在晚清适应社会变革需要的新思想文化,不能以正常的形态出现,而只能以曲折的形式表现出来。晚清接着讲今文经学的出现,就可以从这一大的历史背景来认识。
    晚清代表中国社会变革的新兴力量,一方面与旧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面没有与西方列强对抗的力量,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正如没有独立的人格就没有独立的思想一样,这些人在思想文化上不可能提出一套与旧制度根本不同的思想体系来,只能倚赖中国旧有的思想文化,从中去寻找其社会变革的理论依据。汉学的古文经学以经典为本位,宋学讲心性之学,清学重训诂考据,都缺乏与现实政治结合的契合点。只有今文经学尤其是春秋公羊学,不仅与政治有紧密联系,而且具有经学诠释学的极大灵活性,这些独特价值,使今文经学在历史上可以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理论依靠,同样也可以成为否定旧制度的理论工具,或成为挽救旧制度的理论稻草,而成为晚清最适合曲折表达各种社会需要的理论形式,这就是晚清今文经学接着讲得以出现的根本原因。但是,无论是希图从今文经学中找到救世良方的接着讲,如廖平的尊孔尊经,还是为维新变法的接着讲,如康有为的旧瓶来装新酒,都以失败而告终。晚清接着讲的今文经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是西汉今文经学的简单回复,如果说西汉今文经学能够很好地完成时代赋予的理论任务,那么,晚清的今文经学却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解决近代中国社会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的有效理论,而只能曲折地表现汉武帝以来经学终结的历史必然性。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