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文献学 >

陈晓华 李沛恒:推动“四库学”迈向新阶段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陈晓华 李沛恒 参加讨论

    “四库”是中国古代以经史子集四部为序的图书分类主流,代表着中国古典学科体系和知识系统。虽然“四库学”实际上由来已久,但将其视之为代表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门学问且正式被提出来是晚近的事情。因此,处于初创阶段的“四库学”要更好地发展,其学科理论的构建与完善、研究队伍的建设、研究平台的打造等,都是摆在面前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其前景广阔,但也任重道远。
    作为分类方式的“四库”
    “四库”之名由来已久。唐玄宗时,以甲乙丙丁为序,分经史子集四库,安置长安、洛阳两地所聚书,“四库”由此得名。而经史子集四部确立时间更早,东晋著作郎李充编《晋元帝四部书目》时,以甲乙丙丁代表经史子集,并以之为序编撰书目。唐初修《隋书·经籍志》时,以经、史、子、集为名的四部分类法正式确立。其间,虽有其他分类法,但因四分法反映了典籍发展实情,切合学术文化发展的需要,于是官私目录书籍大都以“四库”所代表的经史子集四部著录。四部分类法,唐以后更成为分类主流,到清代乾隆年间则发展到顶峰。近代西方图书分类法进入中国后,四部分类为主流的图书著录法,方退出历史舞台。
    在这个分类体系下,中国的目录学家对公家或私家所藏图书的作者、学术传承、学术价值、优劣好恶等进行论定,也把官方及个人的意志和学术倾向书写其中。一览中国古代以四部分类为主的知识系统与学科体系,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尽收眼底。因此,“四库”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古典学科体系和知识系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