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历史语言学:追踪语言演变轨迹(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潘玥斐 参加讨论

    加强相关语言理论建设
    国内历史语言学研究起步相对晚,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任重而道远。对于如何推进国内历史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陈前瑞认为,首先,要有意识地把历史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结合起来,通过汉语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概括语言演变的多样性和一致性。其次,历史语言学是一门经验学科,就材料而言,应对世界语言演变材料予以关注;就方法而言,需对初始数据进行统计显著性分析,并吸收微观社会语言学方法,分析可能导致演变的多个因素之间的权重,最终得出相对稳妥的结论。
    杨永龙表示,国内历史语言学研究应当重视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做好境内语言和方言的调查研究工作。其次,基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开展汉语历史语言学研究,包括历史音系学研究、历史词汇语义学研究、历史形态句法学研究等。再次,加强相关语言理论建设。汉语发展源远流长,语言材料丰富多样,理应滋养出影响世界的语言理论。最后,不仅国内相关领域的学者之间要加强学术交流,而且要打破壁垒,开展国际交流,让中国的历史语言学研究走向世界。
    陈忠敏则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东亚及东南亚语言演变的特点,提出与之相配的语言演变理论和研究方法。另外,近年来,城镇化进程所引起的语言变异现象十分突出,通过研究城市语言(方言)的变异提出语言变异理论及研究方法,也是历史语言学应该关注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潘玥斐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