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关于解放战争的战线问题,学术界有不同观点。准确理解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问题的论断,是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的关键。毛泽东对解放战争“两条战线”的论断,尽管前后表述有些不同,但概括起来说,这“两条战线”就是“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其中,解放区人民运动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蒋管区人民运动的标志是学生运动。这“两条战线”包括丰富的具体内容,大致可以从军事、政治、经济三个方面来分析。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的论断,对指导全党认清解放战争期间的复杂形势,引导和推动解放战争走向胜利有着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毛泽东 解放战争 两条战线 作者简介:占善钦,赣南师范学院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从总体上来说,学术界关于解放战争的研究成果是比较丰富的,但具体到解放战争的战线这一问题上,研究成果则相对缺乏,而且看法不一。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认识,很值得探讨。笔者认为,准确理解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问题的论断,是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学术界关于解放战争战线问题的观点 概括起来说,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传统的“两条战线”观点 传统的“两条战线”观点认为,解放战争有两条战线,一是国共军事斗争,二是国统区人民的反蒋民主运动。这种观点是主流观点,得到学术界多数人的认可。中共党史研究的不少权威著作也都采用了这种观点,如:“当解放区军民在自卫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以1946年12月底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即抗暴运动)为标志,以学生群众为先锋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反动政府之间的斗争,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①再如:“这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运动,很快发展成为党领导的配合武装斗争的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第二条战线。”②还有论著认为:“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斗争和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运动相互结合,正推动着中国革命走向新高潮”③,并特别引用了毛泽东在1947年5月30日为新华社所写评论中的论述:“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④可见,传统的“两条战线”观点就是以毛泽东的这段论述为依据的。当然,这种观点内部也存在一些分歧。如对于“第二条战线”的内涵,就有四种不同意见:一是认为泛指整个白区工作;二是认为特指学生运动;三是认为指以学生为主体的蒋管区人民民主运动;⑤四是认为指与国共军事战线相对的蒋管区人民反美反蒋的政治斗争战线。⑥ (二)“第三条战线”观点 “第三条战线”观点认为,除了传统的“两条战线”观点所认定的两条战线外,还存在第三条战线,即“国民党将领率部起义”。其依据主要有:其一,毛泽东1945年12月号召“开展高树勋运动”,从国民党军队内部去准备和组织起义;1946年10月朱德提出高树勋运动“必然会与解放区军民的抵抗,蒋管区人民的民主运动鼎足而三”,形成战胜反动派的“三个潮流”。⑦这是“第三条战线”观点的理论依据。其二,国民党爱国官兵在国民党准备和发动内战期间、国共两党战略决战中、渡江战役后到新中国建立前后,出现了三次起义高潮。这是“第三条战线”观点的实际依据。其三,中国共产党是第三条战线的发动者、组织者和领导者。⑧还有论者认为国民党军政人员的起义能成为第三条战线,主要是因为:有对垒的敌对双方和敌对双方对垒的阵线;对垒双方的力量能够相互抗衡;是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三个方面的力量之一;在解放战争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⑨ 对于“第三条战线”观点,多数学者并不认同,认为对国民党将领投诚起义的作用虽应充分肯定,但不应夸大,它不能单独构成一条战线。反对的理由主要有:其一,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不能成立。高树勋运动,是指中共分化、瓦解国民党军队的政治攻势,而不是指国民党将领起义。⑩朱德对“三个潮流”的看法后来也有了变化:“解放区自卫战争的胜利,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运动的高涨,这两大潮流的汇合,一定能挽救祖国的危机。”(11)另外,不能把解放战争的两条战线与歼灭敌人的两种形式混为一谈。其二,这一观点的实际依据也不能成立。大批国民党军队起义投诚是军事打击和政治攻势互相作用的结果,其原因复杂,又大多非蒋介石嫡系,只是加速了国民党军事力量的瓦解,而真正打败蒋介石反动军队的主要是人民解放军。(12)此外,还有学者指出,国民党将领的起义是第一条战线和第二条战线的派生物,应该属于第二条战线的一部分;第二条战线并不单纯指学生运动,还包括国统区民众甚至国民党爱国人士的支持。(13) (三)其他观点 除了上述两种观点外,还有其他一些观点。如有学者认为隐蔽战线的斗争即国共两党在情报领域的斗争和较量,可称之为第三条战线。(14)还有学者认为第三条战线是海外华侨保卫祖国民主和平运动的战线。(15)笔者也曾撰文提出,传统的“两条战线”观点是以解放战争的前、后方作为战线划分的标准,按此标准划分,国民党将领的起义实际上属于第一条战线;解放战争的战线可以按解放区人民、国统区人民、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三个历史主体划分。(16)现在来看,笔者当时提出的这种观点有失准确:一是将解放战争的前、后方作为战线划分的标准不准确。因为战争中的前后方是变动的,尤其是在解放全中国的进程中,不能绝对地认为国统区是后方,而解放区也可以认为是后方。二是三个历史主体的划分也不准确,解放军和中国共产党既然属于解放区人民范畴,国民党内爱国力量也就应该相对应地属于国统区人民范畴。 总的来看,学术界对于解放战争战线问题的观点,基本上是以传统的“两条战线”观点为基础,肯定了传统的“两条战线”观点所认定的“两条战线”,只是对是否存在“第三条战线”、何为“第三条战线”有所争论。因此,争论的实质在于,传统的“两条战线”观点是否能够完整地包含相应的内容,也就是说,对于传统的“两条战线”观点所依据的毛泽东的有关论断应如何理解。而对于这一实质问题,学术界却较少关注。 二、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论断的形成过程 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国共两党围绕建设一个怎样的新中国,展开了复杂而激烈的斗争,中国革命由此进入解放战争时期。随着解放战争时期历史进程的发展,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的论断也逐渐形成。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就在玩弄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等和平阴谋的同时,对解放区发动了军事进攻。对此,毛泽东于1945年12月5日指出:“目前我党一方面坚持解放区自治自卫立场,坚决反对国民党的进攻,巩固解放区人民已得的果实;一方面,援助国民党区域正在发展的民主运动(以昆明罢课为标志),使反动派陷于孤立,使我党获得广大的同盟者,扩大在我党影响下的民族民主统一战线。”(17)在此,毛泽东第一次将解放区的反击与蒋管区的民主运动并列看待为两个方面,并明确认为国统区民主运动的标志是学生运动。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发动全面内战,并于11月召开其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关闭和谈之门。对此,毛泽东在1947年1月1日的《新年祝词》中指出:“中国人民仍在经过两种努力来继续争取和平,即解放区各阶层人民粉碎反动派进攻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国民党统治区各阶层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日见高涨的群众运动。中国人民的这个联合意志将要确定地压倒任何反动分子的意志,从而使各党派间诚意的和平谈判和全国范围内真实的和平生活成为可能。”(18)在此,毛泽东提出要经过“两种努力”来压倒反动派,实现真正的全国和平。而这“两种努力”与前文的“两个方面”内容是一致的,都是指解放区人民的反击斗争和蒋管区人民的民主运动。并且,毛泽东在此明确指出,这“两种努力”是中国人民的联合意志,将确定地压倒反动分子的意志。 一个月之后,即1947年2月1日,毛泽东在《对中国革命新高潮的说明》中提出:“这次革命的动力是两条战线,就是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而以解放区为主。解放区的胜利越大,高潮就来得越快。”(19)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两条战线”,标志着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论断的正式形成。毛泽东在此提出的两条战线,即“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和前文的“两个方面”、“两种努力”的内容都是一致的,都是着眼于解放区和蒋管区人民,只是将解放区人民的反击斗争和蒋管区人民的民主运动统称为人民运动。他还特别说明了这两条战线的主次之分,即以解放区的人民运动为主。“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这两条战线,是毛泽东经过一段时间的斟酌而提出的,其内容与毛泽东前期思考的结果是一致的,是毛泽东对这一问题长期探索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同日在《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这一党内指示中指出:“蒋介石区域的伟大的人民运动发展起来了。去年十一月三十日因国民党压迫摊贩而引起的上海市民骚动和去年十二月三十日因美军强奸中国女学生而引起的北平学生运动,标志着蒋管区人民斗争的新高涨。”“解放区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蒋管区人民运动的发展,预示着中国新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人民大革命毫无疑义地将要到来,并可能取得胜利。”(20)毛泽东再次指出学生运动是蒋管区人民斗争新高涨的标志。但是,在这里与“蒋管区人民运动”并列的是“解放区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不是“解放区的人民运动”。 表述出现变化的问题在几个月后再次出现。5月30日,毛泽东在《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中指出:“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这段论述正是传统“两条战线”观点的依据。毛泽东这里再次提出的“两条战线”,不是此前所提出的“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而变成了“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和“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在这篇评论的结尾,毛泽东又强调:“中国事变的发展,比人们预料的要快些。一方面是人民解放军的胜利,一方面是蒋管区人民斗争的前进,其速度都是很快的。”(21)可见,“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和“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在含义上应该是基本一致的。 为什么对于“两条战线”的表述会出现这些变化,毛泽东对此没有直接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笔者不揣浅陋,谨作出以下分析推断: 第一,从内容含义来看,“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学生运动”,分别与“解放区的人民运动”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存在着本质上的对应关系。毛泽东第二次对“两条战线”的表述,即“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和“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着重说明了人民解放军和学生运动对蒋介石政权的斗争,简单地说就是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学生运动。而其中的学生运动正是蒋管区人民运动的标志。依照这样的逻辑,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应该就是解放区人民运动的标志。对此,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指出,但有类似的论述,如:“在战争期间,革命高潮主要表现为军事的胜利,这不但中国如此,外国也是如此。”(22)另外,从历史事实和历史作用等方面来看,把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当作解放区人民运动的标志,也是可以说得通的。可见,毛泽东两次提出解放战争的“两条战线”,第一次表述是用完整的内容来概括,第二次表述是用标志性的内容来概括,第一次表述是第二次表述的基础,两次表述的实质内容是相同的。 第二,从文章体裁来看,《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新闻评论,而新闻评论有着不同于其他文章体裁的特点,要求观点和文字更直接有力、通俗鲜明。如果解放战争的“两条战线”在此使用“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这一表述,显得有些笼统、抽象。因此,毛泽东在此就用“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的标志性内容即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学生运动来概括,突出“两条战线”与蒋介石政权的直接斗争,显得更为具体生动,也易于理解。 这样的解释,不仅符合毛泽东本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总体观点,也可以统一他的前后论述。传统的“两条战线”观点正是没有注意毛泽东这两次表述的内在关系,从而对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论断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尤其是只注意了“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忽略了整个的“解放区的人民运动”。“第三条战线”观点所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起义运动”,因“国民党爱国官兵”是属于“蒋管区人民”范畴,所以应是第二条战线即蒋管区的人民运动的一部分。 总之,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的论断,是在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尽管前后表述有所不同,但依照其总体观点和表述的实质内容,毛泽东提出的解放战争的“两条战线”就是“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其中,解放区人民运动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蒋管区人民运动的标志是学生运动。 三、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论断的具体内容 毛泽东提出的解放战争的“两条战线”,即“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包含丰富的具体内容。 毛泽东在分析解放战争的敌我形势时,多次从政治、军事、经济这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如1946年10月,毛泽东指出:“除了政治上经济上的基本矛盾,蒋介石无法克服,为我必胜蒋必败的基本原因之外,在军事上,蒋军战线太广与其兵力不足之间,业已发生了尖锐的矛盾。”(23)1947年12月,他分析说:“政治方面,人心动向变了,蒋介石被孤立起来,群众站在我们方面”;“军事方面,蒋介石转入防御,我们转入进攻”;“经济方面,蒋介石的情形到了今年已经很严重,我们现在也困难,特别是山东、陕北两处,但我们的困难可以解决。”(24)特别是在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写的新年献词中提出:“同军事战线上的胜利同时,中国人民在政治战线上和经济战线上也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因为这样,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现在在全世界的舆论界,包括一切帝国主义的报纸,都完全没有争论了。”(25) 在这里,毛泽东提出了“军事战线”、“政治战线”、“经济战线”,这是不是说明毛泽东又将解放战争划分为三条战线呢?当然不是,毛泽东只明确提出“两条战线”,而并没有“三条战线”这样的论述。那么,这应作何解释?显然,从毛泽东一贯的分析角度来看,他实质上是把解放战争分为军事、政治、经济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容来介绍,根据不同的场合而具体表述有着相应的变化,在内部讲话中文字上相对没有那么严谨,用某某“方面”或“上”等字词来分别介绍当时解放战争的军事、政治、经济形势,而在公开的新年献词中则用“战线”一词,以突出战斗性,鼓舞民众的革命热情。有鉴于此,我们可以从军事、政治、经济三个方面去分析解放战争两条战线的具体内容。 (一)第一条战线的具体内容 第一条战线,即解放区的人民运动,其主体是包括人民解放军在内的解放区各阶层人民,除了传统的“两条战线”观点认为的军事内容外,还有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 政治方面主要是争取人心,如与国民党开展谈判斗争,揭穿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对此,毛泽东评价道:“蒋介石在政治上更加孤立了。日本投降后的和平谈判是必要的,全部问题政治解决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教育了群众。”(26)1948年1月,他还直接指出:“政治方面,人心动向完全改变,人心向我,把希望寄托在共产党身上,对蒋介石深恶痛绝。孤立蒋介石是长期的斗争,也是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现在解决了”;“现在,人心向我,解决了孤立蒋介石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们的政策适当。这是一九四七年发生根本变化的政治原因。”(27) 经济方面主要是进行土地改革。对此,毛泽东有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1945年11月,毛泽东只是提出:“只有减租和生产两件大事办好了,才能克服困难,援助战争,取得胜利。”(28)12月,毛泽东还认为:“减租和生产两大任务是否能够完成,将最后地决定解放区政治军事斗争的胜负,各地切不可疏忽。”(29)但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得到土地,中国共产党于1946年5月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11月,毛泽东就开始指出:“解决土地问题是一切工作的根本”(30)。他认为土地改革是“支持长期战争取得全国胜利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31);在经济方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我们搞了土地改革,而蒋介石没有搞;另外我们的主力打出去以后,又减轻了解放区的负担”(32)。 (二)第二条战线的具体内容 第二条战线,即蒋管区的人民运动,其主体是包括国民党爱国官兵、民主党派等在内的蒋管区各阶层人民,也有军事、政治、经济三个基本方面的内容。学术界对第二条战线的主体,认识比较充分,并多从蒋管区各阶层人民的斗争去论述第二条战线,而较少从政治、经济、军事这三个基本方面来归纳。 政治方面是第二条战线的主要内容。几乎所有的蒋管区学生运动,都属于第二条战线政治方面的内容,如著名的1945年昆明“一二·一”反内战反独裁运动、1946年抗议美军暴行运动、1947年“五·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等。除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外,蒋管区其他阶层的政治斗争也此起彼伏。仅1947年,在上海、天津、广州、武汉等城市,就有120万工人参加反对内战、反对美帝国主义暴行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其中罢工达3000次。(33) 经济方面的内容与政治方面密切相关。这方面内容很多,如上海摊贩的斗争、反对冻结生活费指数的斗争、抵制美货运动等。不少城市的贫民还掀起大规模的抢米风潮。据不完全统计,从1947年3月到7月,上海、南京和江苏、安徽、四川等9省的38个城市发生抢米风潮,参加的城市贫民达17万人。(34)广大农村的农民则开展抗征、抗捐、抗租的斗争。另外,蒋管区各阶层人民在迎接解放的同时,还积极进行护厂、护矿等斗争,为减少国民党反动派对经济的破坏、迅速恢复生产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军事方面的内容包括蒋管区各阶层人民的军事斗争,如武装起义、组织策反、搜集军事情报等。“第三条战线”观点所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起义运动”,就属于这方面的内容。另外,国民党政府的暴政还在许多地区引发农民起义,到1947年1月,农民武装遍及川、陕、滇、黔、粤、桂、闽、湘、鄂、苏、浙、皖等省,参加群众达数十万人。1947年2月28日,台湾人民也举行了反抗国民党残暴统治的武装起义。各民主党派也进行了军事斗争。从1948年初起,民革、民盟、农工党等在十多个省建立了数十支武装队伍,从事反蒋军事斗争。如农工党在广州一带建立了2600多人的武装队伍,民革在四川建立了地下民革民主联军,民盟在四川雅安、江西九江等地建立了游击队。 总之,第一条战线和第二条战线的内容都可以分为政治、经济、军事三个基本方面。这两条战线的内容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即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这两条战线的互相配合并不断取得胜利,使得国民党反动派面临着空前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全面危机,最终导致其统治趋向崩溃。当然,这两条战线的内容也存在着具体差别,互有特色,各有侧重。第一条战线是解放区各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公开领导下进行的,以军事内容为主;而第二条战线则是蒋管区各阶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秘密领导下进行的,以政治内容为主。 在解放战争两条战线的内容中,比较特殊的是身处异国的广大华侨。广大华侨也对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大量的斗争,为祖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例如,著名爱国侨领陈嘉庚1946年9月11日致电美国政府首脑及驻华大使:“本人代表南洋华侨,特向贵国吁请”,“不再援助蒋政府,以使中国内战得以终止”。(35)1948年8月至当年底,朝鲜华侨捐献总值200多万元的物资与现金支援解放战争。(36)对此,我们不能单纯地从地理区域来理解解放战争的“两条战线”,不能把广大华侨的人民运动看成是独立于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人民运动之外。广大华侨虽身处异地,但仍保留着中国国籍,和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斗争的方式和内容来看,广大华侨和蒋管区人民基本是相同的,应同属于第二条战线,即蒋管区的人民运动。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解放战争的两条战线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内容,如文化方面,但这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解放战争两条战线的内容主要还是由政治、经济、军事这三个方面组成。 四、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论断的意义 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的论断,对指导全党认清解放战争期间的复杂形势,引导和推动解放战争走向胜利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可以直观地反映人民群众是解放战争的决定力量和真正动力,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这一历史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真正动力。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个基本原理,毛泽东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37)毛泽东划分的“两条战线”,即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直观地体现了人民战争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决定作用和主体地位。正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解放战争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第二,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解放战争中丰富多彩的斗争内容。毛泽东把解放战争分为两条战线,即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而这两条战线又分为三个基本内容,即政治、经济、军事内容。军事斗争是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主要斗争形式,但这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爱国民主人士等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各种形式的斗争,在全国范围内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把全国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调动起来,形成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从根本上推动和保证了革命的胜利。 第三,可以直观地看出解放战争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从而反映了解放战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毛泽东指出:“人心的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而在这方面,人民解放军则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38)毛泽东关于解放战争“两条战线”的论断,充分反映了由解放区和蒋管区人民组成的全国人民,甚至包括蒋管区的开明地主绅士等阶层在内,开展蓬勃的人民运动,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激烈斗争的基本情况,从而也反映了解放战争的革命性质。 注释: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66页。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722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24—1225页。 ⑤参见肖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解放战争时期党史研究述评》,《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4期。 ⑥参见占善钦:《解放战争的“战线”问题新探》,《党史纵横》2003年第8期。 ⑦《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2页。 ⑧参见张春英:《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战线》,《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4期。后来张春英又在《党史研究资料》1992年第3期上发表《综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战线》一文,将第三条战线表述为“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国民党爱国官兵的起义运动”,并认为毛泽东关于天津、北平、绥远方式的提出,划分了用战斗去解决敌人的第一条战线与用和平方法去解决敌人的第三条战线的界线,“北平、绥远方式”的提出“标志中共关于第三条战线理论形态的形成”。 ⑨参见马德茂:《论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三条战线》,《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⑩参见李敦送、江羽翔:《解放战争时期存在第三条战线吗?——与张春英商榷》,《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3期。 (11)《朱德选集》,第200页。 (12)参见李敦送、江羽翔:《解放战争时期存在第三条战线吗?——与张春英商榷》,《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3期;刘喜发:《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将领率部起义的历史作用不宜夸大——评“第三条战线”说》,《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3)参见王林育:《全国解放战争学术讨论会简介》,《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5期。 (14)参见王宜田、巩艳:《解放战争中的吉林第三条战线概述》,《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3期。 (15)参见徐绍全:《试论华侨在爱国民主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16)参见占善钦:《解放战争的“战线”问题新探》,《党史纵横》2003年第8期。 (17)《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77页。 (18)《毛泽东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11页。 (19)《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220页。 (20)《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12页。 (21)《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24—1225、1227页。 (22)《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329页。 (23)《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05页。 (24)参见《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页。 (25)《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374页。 (26)《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第207页。 (27)《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第274页。 (28)《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72页。 (29)《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176页。 (30)《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199页。 (31)《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33、1252页。 (32)《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328—329页。 (33)参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下册,第747页。 (34)参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l卷下册,第747页。 (35)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编《南侨正论集》,新南洋出版社1948年版,第2页。 (36)参见杨昭全、孙玉梅:《朝鲜华侨史》,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24—325页。 (37)《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9、511页。 (38)《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246页。
责任编辑:田粉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