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饭否”与古人的健康观念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2012年09月14日《中国社会科 关小彬 参加讨论

“饭否”,即吃饭与否,也就是现代汉语的“吃了吗”。作为一句问候语,它的产生大概与古时经常发生的饥荒有关。有学者认为:“当初中国人把‘吃饭’作为问候语的话题,显然是当时经济生活的一种反映,说明在当时的社会里,人民生活艰苦,吃饱肚子颇不容易,问声‘你吃饭了吗’就是对你最大的关心。”(邢福义《文化语言学》)
    “饭否”的产生缘于“吃不饱肚子”的可能性确实很大。然而,“吃不饱肚子”的特定指向性,使其还无法成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问候语。正如现在人们互相问候“吃了吗”,绝不是因为吃不饱肚子的缘故。
    那么,“饭否”如何成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问候语?为何在不用为温饱问题担心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用它来互相问候呢?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曾经写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大概是古诗词中关于“饭否”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了。词中用了“廉颇思为赵将”的著名典故。据《史记·廉颇列传》记载,因为和赵王之间发生误会,廉颇投奔魏国,却仍然思为赵将。赵王也有心重新起用他,于是“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
    在司马迁笔下,“善饭”即吃得多,这显然成为证明一个人身体健康的直接标准:廉颇以“一饭斗米,十斤肉”以示自己可用,使者也以“善饭”来向赵王报告廉颇的身体状况。司马迁如此叙事,一方面固然与“史公好奇”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则与当时已经普遍流行的一种观念有关。
    最迟至汉代,社会上已经普遍流行以“善饭”与否作为衡量身体健康状况的标准。人们经常以“加餐”、“强饭”等话语互相勉励,希望对方多吃饭,以维持身体健康。例如,《古诗十九首》中有“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之语。乐府古诗《饮马长城窟行》中也说到当时人们写信“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以示对对方的关怀。居延出土的汉简中,就有一封这样的家书,是一位叫宣的戍卒写给自己的妻子幼孙的。信的开头这样写道:
    宣伏地再拜请,幼孙少妇足下,甚苦。塞上暑时,愿幼孙少妇足衣弥食,慎塞上。
    弥,即饱、满之意。弥食,就是希望对方吃得饱饱的,以保持身体健康。信的开篇即希望对方“弥食”,正好也印证了《饮马长城窟行》所说的古人写作家书时“上言加餐饭”。
    若说戍卒贫贱,劝慰妻子“加餐饭”,可能有吃不饱肚子的缘故。但在上行下效的社会中,皇室贵族们也以此互相慰问,则证明了它更应该代表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与司马迁同时的平阳公主,在送卫子夫入宫侍奉汉武帝时,拊其背曰:“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无相忘。”《汉书·张安世传》也记载张安世因老病上书乞归,汉宣帝下诏进行存问:“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
    由此可见,汉人已经认识到吃饭并不仅仅是关乎饥饱的问题,更与身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谓“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饭量好则说明身体好,否则恐怕就是身体有恙了。若是见到某人气色不佳,他们首先会想到他可能饮食不当。《太平御览》记载,魏明帝见曹植身体瘦弱,面色不佳,便专门下了一道诏书询问他的饮食情况,并关照他要“努力加餐饭”:“王颜色瘦弱,何意耶?腹中调和不?今者食几许米?又啖肉多少?见王瘦,吾甚惊,宜当节水加餐。”
    而且,古人还会根据一个人的饮食情况来推断他的身体健康与否甚至年寿几何。据裴松之《三国志注》记载,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五丈原,双方通使时,司马懿不问军事而问诸葛亮的饮食情况。当听使者说诸葛亮事必躬亲且“所啖食不至数升”后,他竟然得出了“亮将死矣”的结论,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料。
    正所谓“食少事烦,其能久乎”?无论在古人的观念和现实世界中,吃不下饭都绝不是“一顿不吃饿得慌”那样简单。它不但妨害身体健康,甚至会大大缩短人的寿命!吃饭对身体的作用如此之大,无怪乎汉人以“善饭”作为衡量身体健康状况的标准,并热衷于以“加餐”互勉以示关爱。而且,这种关爱往往能够产生感人至深的效果。
    《后汉书·蔡邕传》记载,蔡邕因为得罪佞臣,被诬下狱,将以大不敬罪名弃市。他上书自陈,加上“中常侍吕强愍邕无罪,请之,(汉灵)帝亦更思其章,有诏减死一等”。看来,蔡邕之所以能幸免于难,除了灵帝近臣为其请命,蔡邕自己的上书也起了很大的效果。蔡邕在上书中说:
    臣之愚冗,职当咎患……一入牢狱,当为楚毒所迫,趣以饮章,辞情何缘复闻?死期垂至,冒昧自陈……惟陛下加餐,为万姓自爱。
    蔡邕已做好了最坏的心理准备,想到自己难免牢狱之灾,“死期垂至”。于是,在奏章的结尾,他以一句“惟陛下加餐,为万姓自爱”向汉灵帝诀别,希望他保重身体。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汉灵帝也许体会到了这位老臣对自己发自内心的爱护,终于免其一死。
    吃饭对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加餐饭”互道保重也已成为一种风尚并能产生感人至深的力量,于是,“饭否”作为问候语在此时出现也当在情理之中了——只有在意识到吃饭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情况下,“饭否”才能表示对对方身体健康状况的询问,其意义相当于如今流行的“你好吗”。
    然而,在以文章为“经国之大业”的汉人笔下,作为问候语的“饭否”,并未见于文人笔端。后来,日常用语逐渐被吸纳进各种文献材料之中,“饭否”才见诸记载。像主要记述唐代高僧言行的《祖堂集》中,就多次出现了口语化的“饭否”——“吃饭也未”。
    到了辛弃疾手中,“饭否”更是从日常用语进入了文学殿堂,成为名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中的重要元素。在辛词中,“饭否”所包含的深层意义,依然是对身体健康与否的关注,而不是询问廉颇能够吃饱与否。作为一句问候语,“饭否”能够沿用至今,原因也正在于此。

责任编辑:李秀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