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影视史学:亲近公众的史学新领域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人民日报》2016年2月22日 张广智 参加讨论

    从史学史的角度看,史学大体可以分为“精英史学”和“大众史学”(或公众史学)。自古以来,“精英史学”一般为当权者所驾驭,如传统史学着力要表现的是政治事件和显要人物,传统的书写史学正是为这一宗旨服务的;“大众史学”多以口舌相传的形式流行于坊间,以中国古代的大众史学而论,那些视觉感极强的画像、碑铭、壁画、服饰,那些声情并茂的俗语、诗词、民谣、戏曲,那些富有影响力的口头传闻、话本、小说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可以归列其中。在西方,自荷马时代以来的民间行吟歌手所保留的口述历史以及其他诸多形式,也包含着很丰富的大众史学内容。当前史学界流行的影视史学,正是大众史学在当代的一种重要表现。了解与认识影视史学的缘起与发展趋势,对于推动史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影视史学是史学和现代媒体“联姻”的产物
    影视史学的诞生有着史学自身发展变化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新史学在其发展进程中日渐弊端丛生,历史著作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与引人入胜的情节没有了,史学变成了“没有人的历史学”。在这种情况下,学界“让历史回归历史”的呼声不绝于耳。到了80年代,叙事体史书又为史学界所看重,相关著作陆续问世。这种史学发展的嬗变对以叙述为专长的影视史学的产生,无疑起到了某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影视史学还是时代发展与社会变革的产物,特别是近百年来媒体革命的结果。当历史学家还沉湎于档案文书、在尘埃扑面的故纸堆中爬梳的时候,1895年电影悄然诞生了,观众被那些“移动照片”所产生的视觉冲击震撼了。以电影发明为滥觞的媒体革命,将人类视觉图像文化不断推向一个又一个新阶段。这种延续不断的媒体革命,也日益在史学中引起连锁反应,现代媒体与史学开始了“联姻”。
    1988年,美国历史学家海登·怀特撰写了《书写史学与影视史学》一文。在文章里,他创造了一个新名词:Historiophoty,意为以视觉影像和电影话语传达历史以及我们对历史的见解。海登·怀特这一文章发表后迅即在美国本土引起激烈争论,也迅速外传。在汉语学界,台湾学者周樑楷教授率先将Historiophoty译为“影视史学”,但把它的内涵扩大了,认为这一概念既包括各种视觉影像,还包括静态平面的照片和图画、立体造型的雕塑和建筑等,此说获学界普遍认可。此后,影视史学逐步登上了中国史学的论坛,佳文新作不断,相关学术研讨会也不少。2011年出版的《大辞海》(上海版《辞海》的拓展本),“影视史学”终于“登堂入室”,作为一个条目赫然在列:“现代新史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当代西方史学的一个新领域、新方法。1988年,美国历史学家怀特首创了一个新名词Historiophoty,意指通过视觉影像和影片的话语传达历史以及人们对历史的见解。怀特之论断在学界流传并多有影响。不过,国内学者对此持广义之解释,认为影视史学不只是电影、电视等媒体与历史相交汇的产物,举凡各种视觉影像,如照片、雕塑、建筑物、图像等,只要能呈现与传达某种历史理念,皆可成为影视史学的研究对象。它的出现,是对以书写为主的传统史学的一种挑战。但其学科地位的确立尚需时日。”这一条文虽然不长,却简明扼要地叙述了影视史学的“前世”与“今生”,对于我们理解影视史学是有帮助的。
    当下,自媒体的发展裹挟新一波的视觉图像文化浪潮奔腾而来,营造了一个由视频、照片和文字等组成的大世界。借助于有声的、移动的影像传达某种历史理念,它所具有的震撼力、表现力对受众的影响显然要胜于通过静态的语言文字来传达历史的“书写史学”。当然,影视史学要进一步发展并确立自己的学科地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决不能拒绝这种史学和现代科技结合的新趋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