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史学给史学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影视史学在对以往史学构成巨大挑战的同时,将会或彰或隐、或间接或直接地改变当下史学的生态。与传统史学(精英史学、学院派史学等)相比,影视史学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变化值得探讨。 一是历史观的变革。这里主要是指由“自上而下”的历史观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历史观。这使史学家在研究“经国大业”之外还把触角伸向普通民众,去关注他们那“平凡的世界”。决不要小看这一转向,对历史学而言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历史观是历史学之灵魂,影视史学的发展正是叩击到了史学之魂。 二是史料观的转变。众所周知,历史研究要以史料为据,不能无凭立论。以往的历史研究多以搜集纸质的文献资料为圭臬,但新史学研究的史料来源非常广泛,如以图证史,图像不也可以成为一种史料吗?比如流行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的《北洋画报》、南方的《良友》等,谁说不能成为史料之来源?细细考察,从中或可映照彼时之时代风貌与社会痕迹。影视史学的发展使史料进一步拓展,一些史料在当前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取之亦易,真正达到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程度。这种史料观的转变,是由上面所说的历史观的转向所决定的。 三是述史方式的变化。影视史学的发展使述史方式由单一的书写编纂方式向采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段转化。影视史学所具有的震撼力、表现力更启示我们,即使是传统书面表达的精深理论与专门著作,也应深入浅出,讲究可读性。否则,让历史女神克丽奥走向坊间便成了一句空话。进而言之,由于学院派史学的精深,它的旁征博引和坐而论道决定了它只能在学界专业圈觅求同道,而不可能在公众中广泛流传。影视史学则不同,它的平民性与多样性决定了它在业内与业外均拥有众多的知音。可见,史学如果自视清高必日渐倦怠,只有接地气才能日渐兴旺。 四是重现历史的可能性。重现在自然界非常常见,比如日出,人们可以经常在泰山顶上观日出、在黄浦江畔迎朝阳,我们可以说日出不断重现。但倘若将重现用之于历史,就成了很复杂的一个史学理论命题。以往万千历史学家都为寻觅史料绞尽脑汁,以为可以据此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但静态的史料重现历史的能力十分有限。而当动态的视觉图像证史之门一旦打开,图文并行不悖,或许就此可以找到一条重现历史的新途径。须知,由学院派史学家支配历史书写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将为公众及其“小历史书写”开拓无限广阔的天地。试想,在自媒体时代产生的海量视频,经过筛选、去伪存真,经过多少年沉淀后或许可能成为“民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重现当年的现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