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失求诸野》是北岳文艺出版社新出的一本谈山西礼俗的书,是山西两位有成就的作家张石山、鲁顺民就本乡传统礼俗流行与消失所作的对话录。全书完整地介绍了曾活跃在山西乡村的传统礼俗,包括:敬天法祖,生生不已,新冬旧年,买房置地,娶妇迎亲,远亲近邻,寿终正寝,三年之丧,尊师重教,结社集会,乡规民约,文化渊薮。 读这本书激起我兴趣的就是,为什么以周礼为基础的传统礼俗能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考验,长盛而不衰? 传统礼俗有两个依托点:一是以自给自足小生产为主的农业文明;一是以男性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这两点历三千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特别是在乡间),因此乡间的传统礼俗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也是很自然的。 家庭、宗族是人类初始阶段最自然的一种组织形式,古代的中国就是由此发展来的,到了周代,统治者把权力传承固定化、制度化,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这就是宗法制度的根本。周礼正是由此延伸出来的。其核心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尊尊、亲亲、贤贤”,他认为这是“治天下之通义”。其中“尊尊、亲亲”二义最重要,因为它关系着社会秩序基本结构,更是建立宗族秩序也就是国家秩序的根本。周代采取的是分权式分封制,从周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到士,一级一级地分配权力与土地。至于没有权力的普通民众,不管是居住在城市的“国人”还是居住在乡野的“野人”,不管是臣属天子或诸侯的“公民”,还是臣属于卿大夫的“私人”,都是聚族而居的,其秩序也是遵循“尊尊、亲亲”原则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分封,立郡县,打破了“国人”、“野人”、“公民”、“私人”之分,一概成为编户齐民。这只是改变自上而下的政治结构,但基层民众聚族而居的形式并没有多大变化。尽管顾炎武感慨自战国开始,列国依次称王,导致“文、武之道尽矣”,然而聚族而居的传统使得宗族与家族内的“尊尊、亲亲”意识却神奇地流传了下来,正像书中反复说到的“文武之道,未坠于地”,也就是周礼的基本精神,“未坠于地”。 书中谈到的山西传统村落的建设,正是传统礼俗的物质性存在。我对此也印象深刻。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初次回山西老家,每进一个村子令我惊叹的就是房屋建筑,几乎都是砖瓦结构,与其他地方的乡村比较起来可以说是美轮美奂。一般中农房子的院墙,也盖得小城墙似的。这些建筑虽然都是各自盖的,但又不是私搭乱建,给人一种秩序感,正像书中所说: 任是朱门豪宅,还是寒门小户,都自觉地维护着这种秩序,谁都不会多占谁一寸,多抢谁一分。尤其是公共设施,比方庙宇、戏场、龙道、街巷,更不会有人打主意。不必往深里推究,维护这种秩序的,当然是宗族、行帮、商会的力量,其实更主要的怕还是房屋与村落的归属权问题。 这是农耕文明从自身生长出来的秩序,一个村落构成了一个自成格局的乡村社会。从礼仪规矩到建筑布局,从心理层面到社交规范,体现出的或共同维护的是社会结构的和谐。因此,它给人一种整体秩序感。正是这整体的秩序支持了传统礼俗千年不败。 其次,传统礼俗人性化、文明化使之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礼俗的核心是“孝”,孝的观念产生于殷商,甲骨文就有了“孝”字,这与殷人对于鬼神的敬畏有关。逝去的先人已经成神,能够福祸后人,后人自然不敢怠慢,因此殷人的“孝”更多地体现在善事鬼神上。周人与殷人不同,它是个农业民族,农业生产更依仗老人的经验,因此“敬老”就成为周民族的传统。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为政风格是“笃仁,敬老,慈少”,而且以“西伯善养老”闻名天下,连争着不做国君的孤竹国二老伯夷、叔齐都跑到西伯(周文王)那里养老。在养老、敬老的基础上,孝便成为周礼的重要部分,这在《尚书》、《诗经》皆有反映。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