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有计划地摧毁文物古迹 “如果你想要知道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的文化破坏有多严重,那你首先要知道日军攻占南京之前,南京的文化有多繁荣。”经盛鸿这么开始了他的讲述。 1927年3月24日,北伐军攻占南京。为遵孙中山先生遗志,于4月18日宣布定都南京,南京于是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据统计,1927年南京建都前人口不足27万人;至1937年6月,人口已经达到101.545万人。半年后,南京在日军炮火中沦陷。 “当时,南京有8所高等院校,是江苏乃至全国高等学校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当时的政府教育部门规定,大学必须拥有3个以上学院,不足3个学院的不能称为大学。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共有8个学院,除了医学院、商学院设在上海,其余文、理、法、农、工、教育等6个学院在南京,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师生员工人数最多、学科最齐全的著名高等学府,与当年的北大、清华齐名。南京还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国立牙医专科学校、国立中央国术馆体育专科学校、国立中央政治专科学校,以及民办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经盛鸿说。 南京还是江苏乃至全国中等与初等学校数量最多、师生人数最多、教育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南京入学儿童比例已占学龄儿童的86%。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南京就新建了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地质矿产陈列馆等多家科研与文化机构,均收藏了大量的文化典籍。 由于南京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大中小学和研究机构的增多,也带动了南京文化事业的发展。1926年,南京最早的电影院中央电影院就在夫子庙平江府路姚家巷开业。经盛鸿认为:“战前南京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都达到了南京历史上的最高峰。当时,南京可以说是文教昌盛,历史古迹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 1937年6月1日是南京建市10周年的纪念日,但南京市民怎么也没有想到,仅仅一个多月后,“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12月13日,南京落入敌手,陷入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大浩劫和长达8年的悲惨沦陷史。 “古建筑作为人类历史的见证,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实物资料,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早在20世纪初,《海牙陆战法规惯例》就规定,一切有关文化方面,如宗教、美术、学术及古物的机关及其财产,如不作为军事用途,交战国必须力求保全,不得实施破坏。这是世界公认的国际公法。即使1940年8月至10月的‘不列颠之空战’,德军空袭英国工业区和雷达站,最多时一天有千余架德机从伦敦炸到英格兰,但牛津、剑桥的著名古建筑依然完好无损。又如,1944年盟军对德国的大轰炸,科隆几乎被夷为平地,然而有数百年历史的双尖塔科隆大教堂依然巍然屹立。”孟国祥教授说,“但日本军国主义有着极大的凶残性和贪婪性,它既要分割中国领土、霸占中国财富,又对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垂涎欲滴。因此日军在占领南京后的初期,就开始有计划地摧毁和掠夺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了一场‘文化大屠杀’。” 南京的众多古建筑,首先遭到日军空袭和炮火的摧残。南京的明城墙蜿蜒长约40公里,为“世界上砖石城墙之冠”。1937年12月7日,指挥攻占南京的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在其签发的《攻占南京要领》中就首先提出“进行炮击夺取城墙”。12月10日,在日军向南京内廓阵地进攻时,使用飞机、野炮和坦克对中山门、光华门、通济门和中华门,以及城门之间的城墙进行狂轰滥炸。当年向中山门一带进攻的日军第十六师团野战炮兵松冈康三晚年时回忆说,南京的城墙用野战炮打两三发也打不塌,他“打城墙比打城里多”。南京城墙总共有10多华里被日军炮火轰塌,中山门城墙被炸塌两个缺口,光华门变成一片废墟,中华门原来高大巍峨的城楼在战火中荡然无存。 经盛鸿说,南京是个佛教历史悠久的城市,唐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南京大屠杀中,多处闻名遐迩的佛教寺院惨遭破坏。南京南郊的牛首山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自六朝后的千年来,梵宫琳宇、佛寺相连,有幽栖寺、文殊洞、观音洞等深藏于一片群山树海之间。而日军将满山古树砍伐一空,历代佛寺付之一炬,使牛首山成为一片荒山秃岭。 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庙,千百年来为人文荟萃之区,是南京的文教中心,它有三大建筑群:孔庙、学宫和贡院。孔庙建于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庙前有“天下文枢”柏木牌坊一座,高达六七米,街东西两头各有木结构的牌坊,上有曾国藩所书“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的匾额。虽然日本学界公认孔子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深远,但日军占领南京后,立即纵火烧毁了夫子庙,所有配殿、楼阁等均难逃一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