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之初争议颇多的“大上海都市计划” 读书:鲍立克的人生经历和家庭及教育背景,对他之后参与“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制定有何帮助和影响? 侯丽:鲍立克来到上海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二战爆发前,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执政,促使以包豪斯学派为代表的大批现代主义建筑师移民海外,如密斯·凡德洛、格罗皮乌斯、马修·布鲁尔、马丁·瓦格纳移民美国,布鲁诺·陶特到了日本,厄恩斯特·迈去了苏联,包括为数众多的他们的学生和追随者。这股因政治而引发的移民潮从某种程度上说推动了现代主义运动和包豪斯学派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鲍立克所孜孜以求的现代主义观念贯穿了他在上海的职业生涯。“大上海都市计划”把现代城市规划,特别是战后西方世界新兴的规划理念迅速融入了规划编制过程中。另一方面,因为身份的限制,鲍立克并没有机会长时间深入中国内地和乡村,他的十六年流亡生涯大多呆在“城中之城”——上海的公共租界。毫无疑问,他看到的中国图景带有特殊的滤镜和视角。语言、阅历和时代局限着他的视野。在国家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设计上,鲍立克是激进派和一个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也使他在描绘都市计划美好的蓝图时,招致社会上不少的批评,谓之“脱离现实”、过于“欧美化”。 读书:是的,这一点在书中也有所展现。您写到关于“大上海都市计划”,鲍立克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先进的理念,但也因为过于先进而引起激烈的讨论,包括港口建设、浦东开发、高速道路等。能否就此举例具体阐述一下? 侯丽:以港口为例吧。上海因港口而繁荣,鲍立克在第一次工务局演讲时即强调了建设现代港口的重要性,并且他认为,“本质上说,上海并没有一个真正的港口,有的只是大部分中外商人自行建造、有数的几个老式的、互不相关的内河码头而已”。设计组提出,要巩固提升上海未来在国际航运贸易中的地位,港口计划必须着眼于建立上海港与腹地的便利联系、提高水陆转运效率,港口空间设计能够容纳现代机械设备以提高装卸货效率等——“上海港埠的计划问题,虽属于地方性,可是它的功能和效率,却影响全部长江流域的经济状态”。最初的争论在于国际港口的选址应放在乍浦还是吴淞。乍浦设港面临的问题是,该地根本不属于上海管辖,战前国民党中央政府同意的将江苏临近诸县划入上海的决议,地方都迟迟没有执行。“大上海都市计划”反复呼吁,现代的港口,如欧洲的荷兰和德国北部港口地区,已经是一个广大的港口区域,一个区域内的多个港口在功能上依照装卸储运各项业务,配合关联,所以必须是一个统一的区域计划。 陆谦受、鲍立克等人一直坚持应在吴淞港建设集中的挖入式港口,港务工程师韩布葛专门就此作了上海港口的专题研究。反对意见认为,在中国经济资源枯竭之时,应尽量利用传统的沿浦码头,等不敷使用时再考虑吴淞筑港问题。鲍立克提出,这种说法虽然显得合理而动听,但如果在战后百废待兴之际错失了集中建设的机会,会影响到上海在国际和国家的地位,例如使贸易转移到香港。按照他的观点,这种自1850年代沿用至今的落后方式,是“一个极严重的错误”: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掩盖了港口现代化改造的迫切性;数十公里长的沿浦码头货物水陆转运会严重干扰市内交通、客货运冲突。对深信计划经济优于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鲍立克来说,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沿浦大大小小的码头“代表无数的私人利益”,在效能管理上,必然落后于集中的现代大型码头——当时上海海上走私十分猖獗,由于码头分散,政府几乎无从监管。设计人员还提出,集中式港口可以节省岸线,以将黄浦江沿岸土地置换出来供市民休憩之用。 黄浦江含沙量高,加上潮汐作用,在长江口建设挖入式港口容易形成淤塞。上海河道长期深受泥沙淤积的困扰,浚浦局副局长施孔怀对此深有体会,他是反对建设挖入式港口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搜集了数据论证,沿黄浦江的岸线仍足够五十年内上海港口发展的需要,应当利用好浦江两岸的岸线,节省投资,等必要时再建挖入式港口。加上上海货物以散货居多,集装箱运输未成气候,因运费原因,加上劳动力便宜,货物进口习惯在吴淞口换用驳船转运,沿浦式码头不会造成运转速度明显降低。对沿浦码头影响市内交通的问题,施孔怀提出,由陆地转运的货物,目前都是用驳船经苏州河运到麦根路车站(即今日的上海站,当时为货站),用卡车的少,因为卡车运费高,对道路交通影响不大。施孔怀观点最大的出发点,还是认为此时的政府并无财力投入建设集中码头,应做现实的考虑。 鲍立克本人始终坚持建设大型挖入式港口作为上海都市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总图设计中的干道系统规划、用地安排都以此为前提。他认为,在都市计划上,“技术问题实为次要,而焦点在于经济问题”,不能就航行问题讨论港口,沿浦式对城市整体而言并不经济。他反驳施孔怀的观点,表示如旧金山到上海的航程,平均约两星期,但货物在上海装卸所需时间,达十到十四天之久,每一万吨船在港口停留一天,即多耗费法币一亿元,这是无形增加货物成本,“从而亦即中国人民之负担”。 虽然“大上海都市计划”在几轮总图中都坚持采用集中式港口设计,但是我们知道,上海真正的现代大型集中港口,要到1990年代上海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全面开展城市建设才开始。 读书:说到城市规划,我们会联想到勒·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近代南京的“首都计划”,鲍立克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与之有何异同? 侯丽:柯布西耶的“光辉城市”是一种理论构想。“大上海都市计划”是现实基础上的构建。在国际上与“大上海都市计划”几乎同时期编制的是“大伦敦规划”。从区域研究、空间布局、城市功能与结构组织上,两者都呈现出相似性,带有战后现代规划学科发展的时代印记。但是,“大上海都市计划”着眼于中国国情,在很多方面调低了规划标准,如干道系统、隔离绿带、居住与工业的混合、理想的人口居住密度等等,尤其是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更趋实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