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政治内涵” 一种民族共同语的形成,通常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成因,往往不是仅仅依赖语言自身的演变。这其中,政治因素是一个最为重要的考量,语言代表哪个阶级、语言照顾哪个地域的问题都与政治有关。 语言与政治相关,但不同一。比如说,“一个国家的方言”还是“两个国家的语言”,有时在相关学理和语言学的研究价值上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它们的不同在“政治”。但是,“语言学”和“政治学”毕竟不同,它们常常相互独立(如“语言本体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的主流),它们偶尔又相互结合(如“语言规划”既离不开“语言学”又无法脱离“政治学”)。不管是“独立”还是“结合”,我们都要分清楚它们各自所对应的不同层面,而决不能把不同的层面杂糅在一起。 语言学与历史学的互助结合 我们认为,研究中国语言学史应该以语言学研究者为主,以历史学研究者为辅。语言学研究者具体地来主导语言学史研究,学习历史学研究者的宏观、大气。中国语言学史研究还要辅以历史学研究者的具体的指导,历史学研究者帮助寻找、筛查史料,历史学研究者协助建立语言学史的大框架,语言学研究者从细微之处一一论证、谨慎论断。语言学史研究需要语言学、历史学两相结合,方能相得益彰。这种互助结合的关系,必须是具体的、真正实实在在参与其中的合作,绝对不能只是挂名无实、对外掩饰。我们相信,只要语言学、史学互助结合,语言学史研究必将取得丰硕成果。 我们所说的“语言学”学科通常包括汉语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外国语言学三大板块,汉语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合称中国语言学。我们研究中国语言学史固然要立足于中国语言学著作的相关文献,史料扎实才能史论严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外国语言学研究者对中国语言学史研究做出的贡献。以往,有一些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的著作存在着支离破碎、磕磕绊绊、不够系统的弊端,那可能与它们不太重视“语言学思想史”研究有关,语言学思想是线索,语言学著作是珠子,没有线索的珠子可能会比较散乱。在语言学思想史研究方面,诸多外国语言学研究者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从事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学者来说,我们在强调“中国语言学”研究者和历史学研究者需要互助合作的时候,我们也不会忘记外国语言学研究者的学术贡献和学术智慧。中国语言学史研究者要主动寻求历史学研究者的帮助,还要善于倾听外国语言学研究者的建议,博采众长,中国语言学史研究才有希望获得长远的发展。 (作者系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摘编自:薄守生、赖慧玲,《关于语言学史和历史学科的关系的一点思考——兼与历史学研究者王东杰同志商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语言学史”(12XYY001)],《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