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既是历史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也是一种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作为方法论的口述历史具有明显的双重主体特性,历史研究者和历史当事人均为口述历史研究的主体。这种特性决定了历史研究及其书写,不再是历史研究者的专利,历史当事人也可以通过口述访谈的方式参与历史研究和书写,因而改变了以往历史研究的既定模式,有可能带来史学研究形态的变革。 历史研究者与历史当事人 口述历史研究的双重主体 历史研究是历史研究者利用相关文献材料对历史活动所做的探究过程,故在以往的学科发展中,历史研究的主体自然是单一的专业历史学家。而口述历史研究则与此有明显的差异。 口述历史研究是历史研究者通过口述访谈的方式,对历史当事人进行采访并在沟通中整理口述史料的过程。作为口述者的历史当事人,通过口述方式讲述亲身经历的历史;作为访谈者的历史研究者,将当事人讲述的历史加以记录并对其进行整理加工,最后形成口述历史文本。访谈者(历史研究者)与口述者(历史当事人)双方访谈、沟通、补充和整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口述历史研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访谈者的历史研究者无可争议地成为口述历史研究的主体,但受访的历史当事人并不仅仅处于研究对象的客体地位,而是以“口述”的方式参与了口述历史研究,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历史加以叙述并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因而也成为口述历史研究的主体之一。因此,口述历史研究的主体是双重的,历史研究者和历史当事人共同构成了口述历史研究的主体。 研究主体的双重性,是口述历史研究的突出特性。口述历史的这种特性,改变了以往历史研究中完全将历史当事人作为研究客体而将其排除在研究主体之外的做法。历史当事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历史的研究者和书写者,因而与历史研究者一起构成口述历史研究的主体。历史研究者与历史当事人共同合作研究和书写历史,正是口述历史的方法论属性所在。 历史研究者与历史当事人共同研究和书写历史,是依靠口述访谈的方式实现的。口述历史访谈,既是采集口述史料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作为访谈者的历史研究者与作为口述者的当事人合作进行历史研究的主要渠道。口述历史访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历史研究者与历史当事人共同进行历史研究的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