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的人民出版社与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张西曼 文︱张小曼 张西曼(1895—1949)湖南长沙人,1908年经宋教仁、谭人凤介绍加入同盟会,著名国民党左翼人士,毕生公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和国际共产主义战士;1911年留学俄罗斯,近代中国俄语教学开拓者,曾任国府政治顾问、孙中山奉安专刊编辑主任、立法委员、蒙藏委员等职,在1949年7月10日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北平,终年54岁。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笔者从1970年开始搜集先父张西曼的生平资料,经过41年来的不懈探索和追寻,终于发现了先父自撰简历中所说“《俄国共产党党纲》(下文简称《俄》),民九年出版,民十六年绝版”的1920年最早版本的确凿证明。1998年出版的共产国际解密文件证实《俄》1920年8月由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出版。在湖北大学搞国际共运史研究的田子渝教授告诉我,这版《俄》的印数在1、2万册以上。这些消息令我兴奋不已。 网上搜寻人民出版社 2011年9月8日,我上网搜寻“人民出版社”的时候,惊奇地发现目前位于朝内大街的“人民出版社”竟然与90年前的“人民出版社”有历史缘源,而且正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日出东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暨人民出版事业90周年纪念展”。于是我立刻拿起电话,费了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人民出版社资料室的陆明老师,他爽快地送给我一张展览的参观券。 9月10日我来到国家博物馆“日出东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暨人民出版事业90周年纪念展”展厅,果然在最前面的展厅中见到了两处父亲张西曼以“希曼”笔名翻译出版的《俄》的复制品。一本是1922年1月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下属的李达同志负责的人民出版社以“康民尼斯特(共产主义的音译)丛书第二种”《俄》的初版本;第二本是1927年由长江书店出版的《俄》第六版。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两个“第五版” 在2005年的2月,我到广州访问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当我拿到该馆珍藏的两本人民出版社在1926年6月出版的第五版《俄》时,在对比翻看的时候,女儿在我身后突然大声说:“妈妈,这两本书印刷字体不一样!”果然发现这两本书的内容虽然一致,书后同样标注着“第五版”《俄》,但其印刷字体、标点符号和排版都存在明显不同,这证实了人民出版社发行的“康民尼斯特丛书第二种”1926年有两个《俄》的“第五版”,说明该书的社会需求量之大。 事实证明,《俄》译本中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约一年前的1920 年8月就已经出版,是联共(布)、共产国际开展马列主义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2年1月至1927年3月间该丛书更代替当时需要保密而不能公开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党纲》在中国有力地传播了马列主义,给幼年的中国共产党提供了理论的旗帜,造就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壮大。老同盟会员、留俄学生张西曼作为中国马列主义的播火者是确凿无疑的。 从莫斯科到人民出版社寻找《俄国共产党党纲》 1992年我远赴俄罗斯,从莫斯科的列宁图书馆(现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找回的1922年1月的《俄国共产党党纲》“康民尼斯特丛书第二种”初版本,除了党纲部分49页以外,我看到在该书的最后有人民出版社规划中的出书目录,其中“马克思全书”(包括《马克思传》、《共产党宣言》等共15种书);“列宁全书”(包括《列宁传》、《国家与革命》等共14种书);“康民尼斯特丛书”(包括《共产党计划》、《俄国共产党党纲》、《共产主义入门》等共12种书);“其他”(包括《李卜克内西纪念》、《马克思学说体系》等11种书)。 以上四部分共52本书的全部目录中,《俄》列于“康民尼斯特丛书”的第二种,可见出版者对该书的重视,书名后有“(印刷中)”3个字,由此可见《俄国革命记实》与《俄国共产党党纲》虽然同是“一九二二年一月”出版,但《俄国革命记实》出版的时间应该略微在前。目录中《俄》译者的署名是“张西望译”,我估计是正式出版时才改为“希曼译”吧! 人民出版社出版多本张西曼化名的著作 由于当时出版环境恶劣,著者都署笔名,对自己加以保护,以防止反动势力的迫害,像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时用的笔名就是“陈佛突”,而先父张西曼从俄文版翻译的《俄》的笔名则是“张西望”或“希曼”。那父亲翻译的其他书籍也应该用的是笔名呀! 而今天受共产国际解密文件的启发,我突然顿开茅塞,我想,父亲在简历和回忆文章中都写过,他当时是翻译了一批书,《俄》只是其中的一本,那么其他本马列著作也应该是用的化名。我再反回头仔细看1922年1月人民出版社的书目和译者姓名,忽然恍然大悟,我发现:多篇从俄文翻译过来的译者应该就是张西曼的其他笔名啊!例如张空明是张西曼的“张”加上“康民尼斯特”前面两个字“康民”的谐音;张九思是“张”加上“长久思考”的意思;译者康明烈、周诠、罗慕敢、张亮、张世福等。因为张西曼有在相临的书中用不同笔名的习惯,所以这批俄文著作用多个笔名也就丝毫不必见怪了。 张申府证实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 1918年,张西曼赴苏俄,在考察十月革命期间开始着手翻译列宁起草的《俄》。 1919年7月回国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联合李大钊、陈独秀等组织了社会主义研究会。根据张申府先生1979年对国防大学党史党建部主任周子信教授的回忆,张申府和李大钊共同参加了张西曼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会,组成人员基本是社会名流和学者,以后才由张申府协助李大钊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成人员基本是学生。 周子信教授1986年6月就写出了“中国第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是张西曼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会”,发表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通讯》上,2010年3月又写了“张西曼组织的社会主义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被报社编辑以“社会主义研究会初探”为名发表在18日《团结报》上。张西曼是当之无愧的是中国第一个马列主义传播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