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国史 > 史学总论 >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史学研究的几种新趋向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 郑大华 参加讨论

    五四运动期间,以胡适、顾颉刚等为代表的新文化派曾发起过一场被称之为“整理国故”的学术运动。整理国故的目的,在于揭示国故的真相和实际,还原国故的历史价值。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难影响学者对学问的追求,国难之下,学术界开始对五四时期整理国故运动展开反思。中国学术研究从“整理国故”转向“国故整理”,即通过对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的发掘、阐释和弘扬,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以抵御日本的侵略,建设民族新文化,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九一八后,学术界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的热潮。这一时期研究历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宣传民族主义思想,直接服从或服务于反对日本侵略斗争的需要。主要有以下几种趋向:一是史学家皆重视“学以致用”,以自己的研究为反对日本的侵略服务。二是重视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通史的研究。同时,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通史著作和断代史著作,尤其是全面抗战期间,研究中国史,特别是编著中国通史教材已蔚然成风。三是重视边疆史地的研究。日寇侵略引起的边疆危机促使学术界关注和研究边疆史地问题,从而为抵御日寇侵略、解决边疆危机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寻找方法和出路。七七事变后,学术界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史地的关注和研究,尤其是对西南史地的关注和研究。四是特别重视历史人物的研究。一类是爱国者或民族英雄;一类是妥协投降、甚至卖国求荣的卖国贼或民族败类。 
     
    (原文题目:从“整理国故”到“国故整理”——九一八后中国学术研究的新趋向,原文作者:郑大华,原文出处:《史学月刊》2017年第2期,李延宁/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