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历史教科书的民国味道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浙江日报 曾福泉 参加讨论

    说起历史教科书,想到了什么呢?
    是催人沉睡的秋日下午,历史课堂上,怎么也听不入耳的先生的声音,和怎么也看不入眼的一行行文字?
    还是掏出笔来,给老照片上的袁世凯戴上墨镜,或是帮画像上的轩辕黄帝涂鸦一副更潮的装扮?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感到历史教科书刻板无聊、历史课枯燥乏味,学习徒为应付考试。
    这就造成我们现在在社交媒体上时常能看到的场面:许多人,一方面是出于“反洗脑”的强烈愿望,狂热地拥抱那些“教科书上不会告诉你的事”;另一方面则是历史素养和思辨能力的严重缺失,结果装了一脑子错漏百出的“野史八卦”却不自知。
    好的历史教育、好的历史教科书,是多么要紧啊。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著作等身的大历史学家为小学生编写历史课本,就是为了在民族新生、国运激变的关口,塑造一代新人。
    由此,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先后有“两部半”中国通史问世,体现了那一代学人贯通中西、融汇今古的独特气质,形成自梁启超、陈寅恪等名家之后的又一盛景。
    其中,钱穆的《国史大纲》广受各阶层欢迎,至今仍有人置于案头不时翻阅;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尤为专业研究人员推重;而那“半部通史”,则是张荫麟草撰的《中国史纲》,可惜,书未竟而身先去。
    让我们来翻一翻这几本大半个世纪前的教材吧。先看《中国史纲》,作为一部面向中学生的教科书,张荫麟君文笔流畅粹美,深可玩味,阅之不倦;他对中国纷繁复杂的历史天才的把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更引人惊叹。看看他是怎么向学生介绍楚国的:
    “……这两种的安全使得楚人的生活充满了优游闲适的空气,和北人严肃紧张的态度成为对照。这种差异从他们的神话可以看出。楚国王族的始祖不是胼手胝足的农神,而是飞扬飘渺的火神;楚人想象中的河神不是治水平土的工程师,而是含睇宜笑的美女。楚人神话里,没有人面虎爪、遍身白毛、手执斧钺的蓐收(上帝的刑神),而有披着荷衣、系着蕙带、张着孔雀盖的司命。适宜于楚国的神祗不是牛羊犬豕的羶腥,而是蕙肴兰藉和桂酒椒浆的芳烈;不是苍髯皓首的祝史,而是采衣姣服的巫女。再从文学上看,后来战国时楚人所做的《楚辞》也以委婉的音节,缠绵的情绪,缤纷的词藻而别于朴素、质直、单调的《诗》三百篇。”
    短短三百字,文采飞扬,妙语连珠,对楚人生活的刻画和特性的提炼,可谓深刻。气候和地理环境带来经济生产方式上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世界观,并且体现在文学艺术上——这番道理,又何及这段文字生动呢?
    再来读《国史大纲》。钱穆的风格,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深沉、长远,时刻想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因此本书谓之“大纲”,人物典章都是点到为止,对于我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脉络则是反复阐述。尤其是开篇时作者当头棒喝的那四句话,真是黄钟大吕,振聋发聩: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