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中国史 > 史学总论 >

吴国盛:科学史为通识教育而生(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吴国盛 参加讨论

    摒弃分科治史 担起历史使命
    最近十多年,通识教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共识。越来越多的综合大学探索在本科层面上实施通识教育。目前,我国有5所大学同时加入了C9联盟和大学通识教育十校联盟,它们均设置了自己的通识教育学院。其中,北京大学有元培学院,清华大学有新雅书院,复旦大学有复旦学院,浙江大学有求是学院,南京大学有匡亚明学院。按道理,这些学校都应该有科学史系,进而成为全国通识教育的表率。遗憾的是,五所国内顶尖高校只有北大有科技史博士点(该博士点来自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医学史博士点),清华大学只拥有硕士点,浙江大学拥有的硕士点在2016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之前自行取消,复旦和南大则没有硕士点。为什么在特别重视通识教育的国内名校,科技史学科发展比较慢?这与我国科技史学科的独特发展路径有关。
    与国际科学史学科为沟通科学与人文而生、为通识教育而生不同,我国的科学技术史学科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以现代科学的分科模式为框架,去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打捞相似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中国科技史学科发展历史的几个显著特点:第一,研究队伍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鼎盛时期有上百人编制,而高校师资力量则相对比较弱小。1954年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委员会,是中国科技史学科的发端。同年,“自然科学史组”在中科院历史二所内设置。1957年,直属院领导的独立的“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成立,1975年升级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此后一直是“国家队”。
    第二,分科治史。科学史所成立之后,下设数学、天文、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技术六个研究组。高校从事科技史研究的学者基本上也在理科院系从事分科史研究。由于分科治史,许多专科大学的科技史研究比综合大学得到了更多重视。比如,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医学史、南京农业大学的农史、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学院)的冶金史以及诸多师范院校的数学史和物理学史。20世纪90年代高校理工科的教学科研走上正轨后,科技史在专科大学继续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而在著名的综合大学,科技史学科反而日益边缘化。等到老一代学者退休之后,遂进入难以为继的状态。比如,浙江大学20世纪80年代原有杭州大学物理系做物理学史的王锦光先生,拿到了物理史硕士点,但由于后继无人,硕士点移到人文学院,最后因师资不够被迫在学科评估之前自我撤销。
    第三,面向中国古代。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科技史学科,基本上以中国古代科技史为研究对象,与现代科学的历史、与中国高校的本科理科教育有些脱节。尽管从80年代开始,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以及西方科技史研究日益被重视,但积重难返,时至今日,中国科技史界的主要研究领域仍然停留在中国古代科技史。
    这些特征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在今日高校通识教育呼声日高的重要历史关头,科技史学科却整体失声、甚至整体衰落。我想,清华大学创办科学史系,其意义不在于在“面向中国古代”、“分科治史”诸多研究机构之外,再添加一个类似机构,而是重新认识科学史在中国当代的历史使命,回归科学史沟通科学与人文的桥梁功能。我们将重点发展西方科技史、中国近现代科技史两个研究方向,为中国人全面理解西方科学,为中国当代的科技政策制定和科学文化建设提供学术基础。我们将大力建设科学史类的通识教育课程,争当清华大学通识教育的中坚力量。我们将充分利用学校强大优质的理工科生源,打造科学技术史本科生培养体系,既为本校跨文理的通识教育作贡献,也为科技史学科的研究生计划储备优质生源。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科学史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