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日常生活史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史学界的关注,出现一些引介和探讨理论方法的文章。由于日常生活史所涵盖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史、社会文化史和历史人类学多有关涉,所以相关成果很多。 当然,日常生活史只是众多史学流派和理念中的一种,肯定不是万能的,而且其自身也存在着如何实现理念上对现代性的批评与真正体现对生命的关怀之间、历史书写中分析与叙述之间的平衡问题,但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研究对当下中国史研究的意义。笔者相信,假以时日,这一研究一定会成为推动当代中国历史研究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富有活力的研究领域 虽然目前有自觉理论意识的日常生活史研究刚刚展开,但一些优秀成果已经充分展示了这一研究的活力和前景。从中可以看到以下特色。 第一,日常生活史研究与新史学关系密切。20世纪后半期兴起的日常生活史本来就被视为现代新史学的一分子,在理念、方法及研究对象上,往往与新兴社会文化史、微观史、物质文化史、性别史和历史人类学等存在密切关联。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具有日常生活史研究特点的成果,往往首先出现在与微观史、医疗史、性别史和环境史等与日常生活史密切交集的领域中。这些研究未必一定会被称为日常生活史,但同样展现了日常生活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时间和空间的面相。 第二,日常生活史研究大大拓展了史料的范围。一大批私人性的记录得到挖掘和利用,其中以日记最为显著。日记“接近自传的性质,对于了解作者的人生极具参考价值”。依据此类资料,可以详细考察作者的个人生活史,了解其政治立场、人生经历、生活态度、家庭生活以及家族关系,看到他的性情爱好、文化品位、治学情况等。但历史生活实景应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一支协奏曲,探究日常生活利用单一的资料远远不够,目前的研究除日记以外,笔记、小说、日用类书、地方志、文集、回忆录、民间契约、碑刻、报刊、小说、诗歌、画报等实物和档案都逐渐被纳入研究者的视野中。但在具体的研究中,利用相对单一资料的现象仍比较严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