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海表,坐红旗车” 当年毛泽东提出造小汽车,是为了“我们能坐上”。别人坐上自己造的车不难,他要坐上却不那么容易。因为他是领袖,车不光要方便、体面,还有个安全的问题。那么在此之前他坐什么车呢?据《精神的图腾》一书披露:“中国政坛四大巨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乘坐的都是苏联生产的吉斯防弹保险车”。“防弹”还要“保险”,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双保险”!但这种“双保险”的车里却没有空调设备,“毛主席身材高大,尤其爱出汗,一到夏天车里如蒸笼一般,为保证他老人家安全,车窗不能随意打开。而警卫人员没有一个敢提出为主席换一部高档轿车,或者装上空调。为了降低车内温度,只好在车子前排与后排间隙,放一个盛冰块的盆子,以此调节车内温度……” 一向对“土法上马”至少是不反感的毛泽东,也从未对自己座驾里的这种土办法感到不满,或提出其他要求。但热了好说,冷了怎么办?北方的冬天冰天雪地,总不能在车里再放个火盆取暖吧?可惜书里没有提到这一点。如此看来,给毛泽东换车是顺理成章的了。却依旧一波三折。那时候的中央领导及他们身边的人,有一股可爱的天真劲儿,当时社会上正流行“大比武”,各行各业都在“你追我赶”,于是他们也想出一个能验证红旗车是否安全牢靠的办法,就是组织一场大型的汽车对抗赛:40辆红旗,40辆吉斯,从北京机场开到钓鱼台,不仅要看谁开得安全迅捷,还要看谁能开得慢,路过天安门广场时,时速必须控制在5公里以上、10公里以下。 其实早在1961年,红旗轿车作为“国礼”就曾送给了习惯于豪华大阵势的摩洛哥国王。我们这个古老的文明大国就是好客而又仗义疏财,有了好东西自己的国家首脑不用,先给外人。1962年12月,周恩来总理不等别人安排,自己就开口要坐红旗轿车迎接将要来访的锡兰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那时有尊贵的客人来访,会组织群众夹道欢呼,中锡两国总理乘红旗检阅车检阅了首都数十万夹道欢迎的群众,也算是红旗车第一次在国内亮相,引得举国瞩目。周恩来曾被尊为“人民的好总理”,当时他身上有些标志性的符号,确实让老百姓喜欢,比如“戴上海表,坐红旗车”。 1964年9月27日清晨6时,那时的北京真是清静,80辆赛车再加上维修、裁判人员的车辆,实在是一个浩浩荡荡又风驰电掣的庞大车队,却没用20分钟就进入了天安门广场。现在有封闭的高速公路,就是单车飞驰,这个时间也到不了。当时苏联“老大哥”的吉斯也实在不争气,就跑了这么点路,有一辆就后盖弹起,屁股冒烟。可想而知,那场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汽车大赛,以红旗车大获全胜而振奋了中国政坛,中央政府却凭此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适逢建国15周年,要举行隆重的国庆庆典,礼宾用车全部由吉斯换成红旗。但离毛泽东坐上红旗还很遥远。梦是境界,是向往。不是简单的欲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