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引用民间故事 或者自创完整小故事作比 孟子的游说对象一般都是君王、臣子或者名士,因此孟子在论辩上大都十分谨慎,会仔细选取论辩策略,安排辩论细节,在喻体的选取上,孟子也只会选取生活常例或者圣经等经典事例作比,以免出现差错。但事事皆有例外,有时,孟子也会引用一些民间故事或者自创的完整故事作比,而选取的这些故事也都要求严苛,必须道理深刻,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典型性、整体性和趣味性,因此这里的许多故事后来都成为脍炙人口的寓言,发人深省。 例如,“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通过用宋人的一个民间故事打比喻,来说明浩然之气。把培养无益而放弃的,比作不为禾苗除草的人,把有意帮助它生长的比作拔苗的人,用生动简短的故事来说明这样做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后来这个故事也成为我们今天熟知的“拔苗助长”,比喻世上万物的生长,都需循序渐进,违背了这个原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孟子》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箪食壶浆等等,在今天都广为流传。 又如,《公孙丑章句下》中孟子与邑宰的对话,邑宰问“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孟子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孟子打比喻的这个故事本来是不存在,但是为了给邑宰证明这是其距心的罪过,所以孟子自创了一个完整的小故事,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圆满通晓的道理,这是孟子长于譬喻的又一精妙之处。 五、引用大自然中的事物或者自然现象作比 孟子比喻,善于循序渐进,引人入彀,最后使对方不自知地坠入陷阱,瞠目结舌,使用自然界中的事物或者自然现象作比,就能很好地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他们是大自然本身所固有的,是永恒不变的,许多也是我们无法理解和解释的真理,在辩论中使用他们,能很好地体现孟子论辩的真实性和有力性,使对方无从反驳,欣然接受。 例如,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这里,孟子以“水能灭火”为喻,来说明仁必定战胜不仁,仁政一定能够打败暴政,我们绝不能因为一杯水灭不了一车薪之火,就说水不能灭火,不能因为力量对比的悬殊,就怀疑仁的力量,当不能取胜时,我们应反省自己是否尽到了努力,而不是灭自己士气,长他人威风。孟子用自然界中水能灭火的道理来宣扬施仁政是当时社会的大势所趋,再适合不过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