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邻澳门白鸽巢公园的旧基督教坟场内,有一座建于1821年的马礼逊小教堂,这个只有十张长椅的小教堂,却是基督教在中国境内的第一所教堂,也是澳门最古老的基督教传道所。 在现今英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有一份告示,是清政府颁布禁烟令后的一份驱逐在澳门的英国人名单。清政府这份告示的英译本是由当时在澳门的英国人马礼逊翻译的。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何许人也?他是把基督教(新教)传到中国的第一人。他在中国境内首次把《圣经》全译为中文并予以出版,使基督教经典得以完整地介绍到中国;他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成为以后汉英字典编撰之圭臬;他创办《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为第一份中文月刊,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上位居首尊;他是比较系统地将中国经典翻译成英文的第一人,有《三字经》、《大学》、《三教源流》、《太上老君》等。他在澳门开办“英华书院”,开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之先河;他又和东印度公司医生在澳门开设眼科医馆,首创医药传教的方式。他是开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 历史往往只记得最终的功勋而忽略了个人艰辛的路程,后者却更能交织出一个生命的凄寒,以及一个灵魂孤独、伟大的真实感。 1807年9月,自英国经历了八个月孤身一人的海上之旅后,马礼逊在澳门南湾登岸。当时他26岁,未婚,是一名初出道的英国青年传教士,前往中国,等待着的是无数的不可知。期间,在纽约换船的时候,船坞公司职员知晓其将前往中国,便以轻视的口吻对他说“你以为靠你一个人,就可以改变中国过去5000年来对于偶像的崇拜吗?”马礼逊的一句回答成为了日后名言:“我不能,但我相信神能!” 即便在今天,不少朋友对于西方传教士仍充满着误读,可想而知当年进入中国境内欲完成传教事业的马礼逊何其难矣。19世纪初的清朝依然闭关锁国,西方传教活动被严厉禁止。帝国的统治者们认为,西方宗教“悠乱纲常,莫斯为甚,岂可行于中国哉?”当时广东省禁止一切传教活动,除了商人以外,一律不准外国人在澳门居留。马礼逊来到中国后,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他试图从衣着打扮上变得更像中国人,练习用筷子吃中国饭,穿中国人的衣服。他按照中国人的姿势写汉字,致使两侧肩膀疼痛非常。他甚至在头上挂了一根辫子,还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把指甲留得很长——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不讲卫生的习惯。但他很快察觉,这实际上是告诉大家,他跟其他外国商人不是一个圈子。此外,也正如马礼逊一开始被告诫的,学习中文是危险的行为。清廷严禁中国人教外国人学中文,否则处以极刑。好不容易聘请到一个中文老师,但老师身上却常备毒药,作好一旦被当地官府发现就随时服毒自尽的准备。马礼逊不得不在晚上学习中文,并将房间的灯光遮蔽,以保护中文老师。就连中文书籍,马礼逊也是偷偷买来的。曾经他的男仆和人串通,在买书时诈骗了他30元,马礼逊明知如此却不得不接受被骗。 1809年,马礼逊在澳门结婚,继而受聘成为了澳门东印度公司的译员,从而终于获得了一个在华居住的合法身份。但一如当时的大环境,马礼逊的传教工作非常艰难,这不仅是因为他要把大量的时间用于正职工作,还在于中国人对于未知事物的抗拒和恐惧并存。直至1814年,才有第一位中国人蔡高愿意受洗。澳门有中学以“蔡高”命名,就是纪念这位当年在马礼逊感召下成为教徒的人。 马礼逊在中国度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岁月,二十多年里面对的是南国炎热的气候,陌生的语言环境,被排斥的孤独,以及苦行僧般的生活,直到52岁走完了人生之路;他的第一个妻子玛丽早于1821年死于霍乱。在马礼逊生命的最后一程,他患上抑郁症的第二任妻子带着孩子们回英国疗养,从告别那天起,马礼逊每天都在给他们写信,计算着家人的行程,盼望着他们平安到达的消息,但马礼逊最终也没能等到妻子的来信。现在的澳门基督教坟场内,和马礼逊并排长眠的是他的前妻玛丽,在异国他乡的天国他们再度聚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