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还有个“毛奇”的外号。这个名字本是德意志建国时一位赋有文韬武略的著名将军(德文为MOLKT,音译为毛奇),同学们给他取了这个语意双关的外号,表明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志向非凡,才华超群,深受学友们的爱戴与推崇。 从公开发表的毛泽东文稿书信来看,其所署名有毛泽东、毛石三、泽东、润之、润、杨子任等10余个。毛泽东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呢?对这些名字的由来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探究,有着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1893年12月26日清晨,毛泽东在韶山冲出生,父亲毛顺生与母亲文七妹在此之前已生过两个男孩,都夭折了,所以对毛泽东倍加呵护。1898年毛泽东5岁,为祈求长命富贵,母亲文氏领着他来到韶山观音石前焚香跪拜,认了“石干娘”。因毛泽东排行第三,从此,父母家人以及乡人都叫他为“石三”或“石三伢子”。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冲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读书,因其仰慕梁启超(号任公)的犀利思想和泼辣文笔,便以“子任”为笔名,其意为以天下为己任。 1915年下学期,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的毛泽东,为寻找志同道合的战友,在长沙各学校贴出《征友启事》,“启事”署名为“二十八画生”。二十八画即毛泽东三个字的繁体笔画数(毛澤東)。两年后,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论文《体育之研究》亦署名为“二十八画生”。 也是在一师求学的时候,一次毛泽东写信给杨怀中老师(即杨开慧之父),署名“毛学任”。杨问:“这是何意?”毛答:“学梁任公。”杨随即拿出一部《胡文忠公全集》送给毛,要他学习胡林翼(字润芝)。毛反复阅读此书后,改字为“学润”。杨说:“司马卿崇拜相如,改名相如。你既尊敬胡林翼,就改字润芝好了。”于是毛泽东又改字“润芝”,或写成“润之”,有时还写作“永滋”、“咏滋、”“咏芝”或简写成“润”,这大多为近音所致。 当时,毛泽东还有个“毛奇”的外号。这个名字本是德意志建国时一位赋有文韬武略的著名将军(德文为MOLKT,音译为毛奇),同学们给他取了这个语意双关的外号,表明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志向非凡,才华超群,深受学友们的爱戴与推崇。 1929年7月至10月,毛泽东离开了红四军领导岗位(毛的前委书记职务由陈毅接替),去福建农村治病疗养,他化名为杨引之,夫人贺子珍则化名为贺紫英。当时,毛泽东提出的把军队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建立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等正确观点和原则,未被党的领导和同志们理解与接受,于是毛泽东“病”了。隐退闽西,审时度势。其“引”为“隐”的谐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