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邓园往事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文化报 汪彤 参加讨论

“邓园”指的是兰州广武门后街四号邓宝珊将军纪念馆,最早是东稍子门外的一片郊区,这里果树成林、麦田茵绿,明清时是金城的先农坛。

民国八年,北洋军阀时期,省政府因地方财政困难,将先农坛以闲置公产拍卖,甘肃督军张广建的副官韩仰鲁购得后辟为私家花园,取名“仰园”。

或许是仰园所在的位置,在民国时的金城,的确是郊外偏远的庭院。却偏偏因离城远,更接近大自然,这里极其安静和敞亮。十多年后,到民国二十二年,土坯墙,灰瓦顶,日益凋落的仰园,被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驻甘行署主任邓宝珊将军从韩氏后人手中购来,这便是后来的“邓家花园”,从那时起,广武门后街四号,便成为一处具有记载历史和承载历史的“圣园”。

抗日战争时期,远离战场大后方的金城兰州,地处西北腹地,却是中苏交通的咽喉,苏联援华物资都要经过兰州运往抗日前线,因此兰州炮火连连,屡遭日军轰炸。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黄河还像往常一样静静地流淌着,忽然,一阵凄厉的警报声响彻天空,日军飞机像成群结队的乌鸦,刹那间,一颗颗炸弹铺天盖地落下。

头一天,邓宝珊将军的爱女倩子在邓园的书房里做课录。书桌上,宣净的白纸墨迹斑斑,整齐地抄录着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中的句子:“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多愁善感的女儿早被父母爱国忧民的情怀感染,倩子思念远方的父亲,真切地感受着一句诗、一幅画的深意。特别是诗中描写的小凫雏们,在漫天飞舞的杨花中,偎依在母亲身边安然入睡,就像远离父亲的她和哥哥们,时常伴在母亲身旁的样子。

没想到这样一首课录,居然成了孩子的遗愿。第二天,日军轰炸兰州,崔锦琴夫人一手领着儿子允文,一手拉着儿子允武,女儿倩子紧紧拽着母亲的衣角,他们在烟火弥漫中逃出邓园,踏着尘土飞扬的土路,过了黄河,向枣树沟的方向躲避。防空洞里,母亲将三个孩子揽在怀里,头顶是警报长笛和不断落下的炮弹轰鸣声,脚下是潮湿的泥土,突然,一阵轰隆隆的震塌,生命便到此终结,崔夫人和三个孩子全部遇难。

此时,镇守榆林的邓宝珊将军也处在炮火连天的水深火热中,当他听到亲人遇难,顿感阵阵晕厥,然而失去妻儿揪心的悲痛,却没有让他倒下,民族的仇恨、家族的仇恨,增加了与日寇决战到底、将侵略者彻底赶出家门的决心,他嘱托亲友,将崔夫人和孩子们葬在邓园。

一九四一年十月,时任监察院长的于右任先生来到金城视察,留下二十首风格壮伟的诗词。其中《题慈爱园》题记中这样写道:“兰州城外邓宝珊园中吊其夫人崔锦琴女士及其子女,为题名曰‘慈爱园’。”赋诗为:“百感茫茫不可宣,金城到后更凄然。亲题慈爱园中额,莫唱凫雏傍母眠。”诗后有文云:“宝珊女倩子,最后窗课录写杜诗……翌日,与母及两弟避敌机同罹难,皆葬园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