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900全唐诗,371首写到“羌笛”。2006年,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民间,羌笛却日渐式微,面临“消逝”的困境。 非遗传承人减少或消失,羌笛绝非孤例。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幸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时说,四川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更是非遗资源大省,但现在却面临着一些非遗项目传承人缺失。“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我们正在建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守住中国的传统工艺;同时我们也在抢救性保护非遗传承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工匠精神。” 建立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华西都市报:文化遗产保护的“四川经验”是什么? 郑晓幸:除了按照非遗保护法、文物法采取措施外,我们通过文化节庆活动,如国际非遗节来提升全民的非遗保护意识,现在非遗在四川基本大家对他的认知度、普及度都非常高了,这对我们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态。对于非遗资源富集的地区,我们建立了藏羌彝文化产业带,这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而且是唯一的地区性战略上升到“十三五”规划。同时,四川编制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发展规划》,规划重大文化产业项目142个,项目投资总额达188.2491亿元,涉及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多个文化产业门类。 在一些非遗濒危地区,我们建立了羌族生态文化保护区,有些已经成为联合国濒危保护项目,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四川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省级非遗项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省级非遗传承人都给予了经费支持和项目支持。我们在全国第一个建立了“记忆四川”,利用“互联网+”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另外,我们正在加快四川省非遗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进程。 华西都市报: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如何惠及公众? 郑晓幸:民族地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就是非遗资源,通过非遗生产性保护,把非遗保护与老百姓通过非遗保护文化致富结合起来,留住农村文脉。在一些传统文化村落、传统文化街区,我们让非遗项目集聚,特别是灾后文化重建中间,好多地方都形成了一些新兴的产业带。四川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的项目,在全国是最多的,特别是一些非遗传统手工业,已经成为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一个亮点。 四川一直在践行让文化遗产惠及公众,让公众共享文化成果。以“成都大庙会”“自贡国际灯会”“凉山火把节”等为代表的假日文化旅游精品,极大丰富了群众假日文化生活;84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其保护利用也惠及地方民众。当然,未来我们完全还可以推动更多的各级文保单位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改变“藏在深闺人未识”的不利局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