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这个词,是市场的意思。在古代,没有商店和农贸中心,商贩们多聚在井边,人们来担水,顺便购物。“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后来有规模了,形成了商业,城里有市,农村也约定俗成有了赶集的集市。另外一种说法是源自井田,依古制,一井为二十亩田,人们在田里干活,贩夫们在田畔守株待兔。第一种解释妥当些,后一种大概是死脑筋又肯用功的读书人瞎猜出来的。 本事,指正经事,是本业,对应着末业。中国古代重农抑商,“上农除末”,农为本,商为末,这是“市井”“货色”这类词的词根里有贬意的基础。改革开放,经济成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之后,本与末的界限不存在了,这是社会进步与繁荣的标志,但应该认识到,已有的原则被破坏,新原则尚未树立起来,经济成为社会里唯一“核心”的时候,是乱象丛生的,人心里长了草,不进行田间管理的话,社会品质会霉变。 汉代受益于商业,也是重创中国商业的样板。 汉代的商人有“市籍”,即城市户口。当年的城市户口没有社会地位,“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市井之孙亦不得仕官为吏”。商人不能穿丝绸,不能坐豪车,商人的后代不能做官。汉武帝刘彻是大帝,志存高远,霹雳手段多,因此财力消耗也大。北击匈奴,南降诸越,西通百域,东接渤海。丝绸之路在这样的意识形态下应运而生了,中国同西域的往来,由农作物开始,四千年前左右吧,西域的小麦传至中原,黄河沿 线的谷类种植技术也交流过去。汉武帝时期,由单一而多元,由零散的脚印到踩出了一条宽敞的道路。丝绸之路是强大国家的政治路,也是贸易路和商业路。 为填充庞大的国家用度,汉武帝实行了比较完整的商业税,即“算缗”制度。为保障税收,还配套推行了“告缗”制度。 算缗制度包含两项基本内容:一,工商业者,高利贷者,不论有无市籍,均要据实向政府申报财产。一缗为一千钱,两缗上缴一算,一算为一百二十钱。小手工业者,相当于今天的个体户,纳税减半。二,除“官吏,三老,北边骑士”,有“轺车”(当年的豪车)的家庭,一辆车上缴一算,商用轺车加倍。五丈以上的船,一船上缴一算。 告缗制度也有两项基本内容:一,隐匿不报,或呈报不实的人,罚戍边一年,并没收全部财产。鼓励国人检举揭发,对“有功”人员,奖励没收的一半财物。二,禁止有“市籍”的商人及子女拥有土地和仆人,违抗者罚没全部财产。 算缗和告缗是萝卜两头切,是把一根蜡烛的两头同时点燃。算缗的正常税收远不及告缗的罚没,“即治郡国缗钱,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告缗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民偷甘食好衣,不事畜藏之产业,而县官有盐铁缗钱之故,用益饶矣。”政府有钱了,财政宽裕了,但商业被摧毁了,中等以上的商家几乎全部破产。更可怕的是,举国鼓励告状,重赏之下遍地“勇夫”,匿名实名举报者比比皆是,蔚然成风。百姓不再勤劳致富,民心和民风败坏了。国家的蛋糕是做大了,但做蛋糕的手有点脏,这是汉武帝给我们今天的告诫。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