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东北抗联1940-1945:待从头收拾旧山河(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新闻周刊 符遥 参加讨论

    在东北抗联,像李在德这样来自朝鲜的战士为数众多。自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以来,至少200万朝鲜人相继移居东北。1928年,共产国际宣布解散朝鲜共产党,号召朝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在东满地区的延吉、汪清、和龙等地先后组建起了一支支由中朝农民组成的抗日游击队。到了1933年,东满地区330余名游击队员中,朝鲜人占了90%,后来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金日成也是其中之一。1936年3月,这些游击队经改编、扩建后成为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
    自1940年10月末开始,大批抗联部队陆续进入苏联。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作战失利,有的是因为缺少补给无法过冬。这些年轻的将士们越过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计划着利用冬季进行短暂休整,等到三四个月后冰雪融化,就立刻重返东北战场继续抗日。
    但对于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这样的计划并没能实现。“短暂”意味着将近5年。
    什么都不怕,只怕打不回东北
    为了便于对越境的抗联队伍进行管理,1940年冬天,苏方设立了两个驻屯所,分别称为南、北野营。南野营位于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双城子(沃罗什诺夫城、乌苏里斯克)之间,一个被当地人称为“蛤蟆塘”的地方。那原是苏军的一处兵营,深山老林中,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和二、三方面军的将士驻扎在那里。北野营地处哈巴罗夫斯克东北约75公里处、黑龙江南岸的费·雅斯克村,驻有第二、三路军总指挥部直属部队的部分人员、第二路军二支队和第三路军三支队。当时,两个营地人数最多时共有600余人,所有后勤供应都由苏方负责,有专门的苏军军官协助进行军训指导和后勤管理工作。
    南、北野营的建立给了身受重创的抗联部队以喘息的机会。但他们没有真的就此停了下来,遵照总指挥周保中的指令,休整期间,不断有小部队被派回东北开展抗日活动,留下的人也都摩拳擦掌地做好回国的准备。
    然而,为了保全自身,苏联与日本在1941年4月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苏方随即阻止了越境的抗联部队大批回国抗日。为了顾全大局,抗联服从了指令,决定留在苏联境内进行整训。
    早在南、北野营建立之初,这些迫切希望能马上打回东北的抗联将士们就在苏军的指导下开始了繁重的训练。训练以军事项目为主,穿插文化、政治学习和劳动等其他工作。除了刺杀、射击、投弹等基础实战科目,他们还开设了包括武装泅渡、滑雪、游泳在内的野外战争训练,以及无线电报务等现代化作战课程。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抗联进一步强化了战争技术训练,并增设了为期一个月的跳伞训练。这个在当时非常超前的项目是训练队伍里包括女兵在内人人都要掌握的技能,而这也让他们成为了中国第一支具备空降能力的部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