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8月1日,经过多次协商,中苏双方决定在南、北野营的基础上设旅建制,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为日后打回东北培养优秀的将士。苏联远东军区司总司令阿巴纳申科指出:“一旦满洲大事变转处于新环境时,中国特别旅应起重大作用,成为远东军与红军之连锁,使中国东北各省人民从日本帝国主义压迫中解放出来。” 教导旅被授予苏军的正式番号:“苏联红军第88特别独立步兵旅”,对外代号“8461部队”,下属4个步兵营、1个无线电营、1个迫击炮连和1个教导大队。全旅共有1500名官兵,其中一半是抗联中原有的中国人和朝鲜人,另一半是苏联人和当地新参军的少数民族。所有军官和士兵都享受与苏军同等的待遇。 88旅成立后,将士们开始了新一轮的整训。突击侦察、识图制图、汽车驾驶、防御战术……对于这些从未接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年轻人来说,这些训练是严酷的,更是危险的。跳伞训练中,由于降落伞没打开,有人直接摔到地上死去。武装泅渡时,因为体力不支,有人在训练中淹死。而这些都没有动摇将士们的决心。 92岁的抗联老战士李敏也是当年完成跳伞训练的女兵之一。她说因为心脏不好,医生本不让她参加训练,但她坚决不同意,硬是上了飞机,看都不看就往下跳。 其实,这些姑娘小伙们不怕跳伞或是泅渡,他们担心的是如果不掌握这些技能,日后无法再“打回东北”。 很多人出去,就再没回来 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签订后,虽然大部队重返东北的计划被迫停止,但在整训的同时派遣小分队回去侦察日军情报、进行小规模游击斗争的行动仍在继续。尤其是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加紧对日战备的苏联指示周保中组建小部队回东北。此时,23岁的李在德已经能够独立从事电台工作,她被列入了首批队员名单,于8月底启程,随王效明率领的二路军二支队前往饶河、富锦、宝清等三江地区执行侦察任务。 那是一次无比艰苦的行动。由于必经的挠力河发洪水淹没了下游,小分队只能绕道行军,意外拉长的行程中,饥饿成了他们最大的敌人。一连20多天,他们没有吃到一粒粮食,“大家饿得走不动,一天走不了几十里路。我们拣蘑菇、挖野菜、摘刺梅果,还吃树叶、树皮、草根,凡是能吃的东西,都找来吃。”李在德在回忆录《松山风雪情》中这样写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