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岳麓版历史教材中,《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进程》的第六课是《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主要介绍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变迁。由于所涉历史年代久远,概念生疏,这堂课并不好讲。 苦思冥想后,夏辉辉大胆虚构了一个叫“帕帕迪”的农民,以他的生活为线索带学生进入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陶片放逐法、苏格拉底之死、女性不享有民主权等概念被生活化地呈现,本来生涩的历史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 为了让这个虚构的人物更加贴近史实,夏辉辉在后续的教研工作中,又查阅了大量史料和研究著作,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尊重历史。 夏辉辉的做法在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改良范本的同时,也招致诸多反对声。同样是希望将中学历史课上好,改变以往“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模式,一些专家更强调历史老师的博学多识和对历史知识的严格遵循,认为夏辉辉的教学有人造史料之嫌。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郑林认为,历史是复杂的,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一个历史事件,如果教师仅仅照本宣科,学生收获的,只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要跳出课本,引导学生去思考,甚至是探索史学知识。 经常出差调研的郑林,对于一堂历史课一直记忆犹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2(必修)》中,对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描述只有短短的100余字,但这位授课老师,却从一本十分专业的历史研究著作中,将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详细过程找了出来。原来,瓦特并不是一拍脑袋,就将蒸汽机改良成功,而是经过长达20多年的努力,其间经历了投资人破产等一系列困难。讲台下,学生们听得入迷,也收获了课本以外的道理,原来科学发明并不是一蹴而就,还有学生就此联想到了创业:“原来创业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瓦特这样的牛人都需二次创业。” 塑造史观 学生在建构历史观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历史知识的匮乏,而是在海量信息的冲击下,难辨是非 2011年新修订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规定,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通过历史学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