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考古遗址公园切忌“三气”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李韵 参加讨论

    从圆明园、周口店、秦始皇陵的起步,到集安高句丽、殷墟的试点,从金沙、三星堆、汉阳陵的探索,到大明宫、隋唐洛阳城的全面启动,再到良渚、鸿山的规划实施,2010年以来,通过建立考古遗址公园整体保护大遗址的方式,逐渐得到各界的认可。
    目前,由国家文物局认定挂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有24处,立项44处。山东、江苏、浙江等省还公布了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十三五”期间,我国还计划新建10到1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时,决策者们一定要谨慎,要量力而行,尤其要切实避免“三气”:
    一是考古遗址规划的“俗气”。考古遗址公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园,而是一个集研究、展示、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考古遗址”是限制词,决定了这种公园既要有助于促进考古学科的发展,又要能保护和改善遗址环境。因此,公园里的各类设施及景观设计,都必须以遗址内涵和价值的保存与展示为前提。
    中国的古代建筑大多是土木结构,因而大遗址几乎都无地面建筑,可视性差。为了满足休闲娱乐的功能,公园里搭建一些符合遗址时代、内涵的临时建筑,无可厚非。然而,在探访国内的考古遗址公园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考古遗址“公园化”的情况不时出现:在设计规划时,仅按照一般的城市公园要求来设计景观,而忽略了考古遗址的特性。亭台楼阁、水榭假山,一些与遗址没有关联的内容被想当然地放进来。有的为了迎合游客,在遗址区内摆放假文物,搭建违背历史真实的假景观。
    二是遗址公园展示的“傲气”。中国的大遗址,大都地上一无所有、地下气象万千。面对空荡荡的遗址,让不具备充分知识储备的观众自己去脑补曾经的繁华世界,要求就太苛刻了。如何摆脱学术研究的傲气,用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们了解考古成果,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水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