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研究态度决定着学术生态,而学术生态不仅决定了学术界的健康发展,甚至决定性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态。为了让学术界多一些清朗风气,既需要每位学者自律慎独,也需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 首先,学者应当且必须做到自尊自爱自律,在敬畏学术的同时,守护好社会所赋予的崇高荣誉。学者的风范是社会风尚的风向标和最重要的示范力量。“学者”一词本身已不只是一种职业身份,而是一种崇高的荣誉象征。如果这种形象在人们心目中崩塌了,由此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难以估量的。世人敬畏学者,是因为学者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精神,以及自觉的社会担当。如果学者不再敬畏学术和真理,那就失去了受人尊重的资格。因此,作为学者,在治学之路上必须如履薄冰、诚实治学,“且行且珍惜”;必须时刻敬畏学术,通过不断提升境界来拓展眼界、培养创造力。不可否认,获取个人功利是学术研究的动因之一,但真正以求真为目的的学术之本真一定是及功利而超功利的。自古以来,凡在学术上作出伟大成就者,无不有博大的情怀和高尚的境界,这正是他们学术创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 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需要尊重科研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标准,健全学术监督机制。科研制度是学术研究的航标和指挥棒,科研制度环境引导学者科研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近20年来,科研制度上重量不重质、重质形式化、科研经费化、经费资本化、学科带头人老板化等现象,成为学术造假盛行的重要诱因。因此,需要反省的不只是学者自身,各级科研管理者也应当主动反省,就不合理的科研政策进行调整、完善。如果我们只是批判学术造假的现象而不去揭示其背后的体制根源,那就不过是些无济于事的泛道德化批判而已。 总之,我们宽容但决不纵容学者的“无心之假”,决不应当原谅“有心之假”。对那些情节恶劣的学术造假行为,不能仅仅给予轻描淡写的道德谴责了事,更应当通过健全和完善学术评价、监督与惩戒机制,进行有威慑性的惩处,真正使其不敢造假、不能造假和不想造假。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