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新民丛报》1903年第32期封面 图2 《醒狮》1906年第1期封面 现代社会对不同国家的动物比喻(甚至包括国家拟人化,如日本漫画《黑塔利亚》所做的那样)大多蕴含着调侃、戏谑的娱乐味道。其中不仅有“他者”的认知,还有自我认识的成分。 中国作为华夏古国,看待他国难免抱持自上视下的姿态,“侮视海外诸国如犬彘猫鼠、冥顽不灵之物”①。近代史上,面对外国侵略势力,国人依旧以华夷之辨的传统观,蔑称西方人为“夷狄之邦”“犬羊之性”,创造性地将“洋”人同“羊”联系起来。对“流毒最宽、贻祸最久”的“洋教”,敏感而愤怒的国人发明了“猪叫”“耶稣猪祖”“猪精”等攻击名词。②这种对外国鬼化、兽化的倾向与上述国家动物譬喻有一定关联,但多数情境下更具随意性。且听20世纪刚刚到来时,青年李书城的呼喊:“呜呼,今日之世界,非竞争风潮最剧烈之世界哉?今日之中国,非世界竞争风潮最剧烈之漩涡哉?俄虎、英豹、德法貔、美狼、日豺眈眈逐逐露爪张牙,环伺于四千年病狮之傍。”③豺狼虎豹窥伺中国的话语,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不禁让人想到那幅著名的《时局图》。 ① 斋藤竹堂:《鸦片始末》(1843年5月),转引自杨栋梁:《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9页。 ② 王明伦选编:《反洋教书文揭帖选》,济南:齐鲁书社,1984年,第207-222页;周宁:《天下辨夷狄:晚清中国的西方形象》,《书屋》2004年第6期。 ③ 李书城:《学生之竞争》,《湖北学生界》1903年第2期,转引自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60年,第452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