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辽史》修订:一门学科的传承(1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单颖文 参加讨论

    康鹏认为,本次修订的校勘理念与以前不同:“本次修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尽量恢复元代史臣所修《辽史》的原貌。”比如,这次修订充分重视《永乐大典》整卷抄录的《辽史》,这主要是因为《永乐大典》所引《辽史》最接近至正初刻本原貌,而且一般来说,整卷抄录者会较为忠实地照抄原书,讹误较少。这是原点校本没有关注到的问题。再如,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严格以百衲本《辽史》为底本,重新覆核全书,对于底本文字的校正采取审慎的态度。对于版本流传过程中出现的讹误,修订组会尽量校改。但如果是原作者的错误,修订组一般保持原貌,不做修改。这样处理的一个好处,是可以避免因今人误解、改动而衍生讹误。还有,在处理原点校本的标点时,修订组的原则是尽量予以继承,可改可不改的地方就不改。对于原本的校勘记,如果有新资料、新研究成果的出现或者与现校勘体例不统一,修订组则对原点校本的部分校记进行增、删、改。
    王勖感到,《辽史》的修订体现出刘浦江团队的文献校勘功底之强。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每卷的校勘记和校勘长编区分很严格。“很多校勘长编很珍贵,但不一定适合写成校勘记。”她说,校勘记是附在《辽史》每一卷的末尾,而校勘长编不随《辽史》出版。目前,《辽史》中涉及辽金史上的重大问题,或关涉《辽史》原文记载正误的内容,修订组才写成校勘记;如果《辽史》所记虽有疑问,但因史料缺乏无法彻底解决,则不出校。“修订组能够在出校和不出校问题上严格把控,愿意割舍一部分自己的学术成果,体现了他们的学术风范。”她同时表示,此次修订的校勘长编质量颇高,经王曾瑜等外审专家建议,待《辽史》修订本正式推出后,修订组将对长编再行整理,单独出版,以便学界利用。
    当然,对于外审专家对校勘记提出的不同意见,中华书局在最后定稿环节也很审慎。“如果专家有充分的理由,并且非常坚持的话,我们会与修订组商议修改校勘记。”王勖说,比如在卷三末的第二条校勘记,写明了史书对册封耶律阿保机第三子耶律李胡为“皇太子”或“皇太弟”的不同记载。原本在此之后,有一句可参考某篇认定“皇太子”与“皇太弟”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论文信息,但由于刘凤翥用其他资料反驳了这个学术论点,最后这句话在校勘记中被删除了。
    第二,修订组注重利用传世文献及出土石刻资料进行他校,并充分吸收今人的研究成果。从《辽史》修订前言来看,此次修订的凡例之一是“重点利用五代、辽、宋、金、元、高丽文献进行他校,同时注意利用出土文献进行参校,包括汉文及契丹大小字石刻资料”。
    参与审定《辽史》修订本的张帆认为,虽然辽史资料匮乏,但通过对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的深入研究,仍然可以取得新的成果。就传世文献来说,以前苦于查阅不易,现在有了电子检索,大大提升了获取资料的便捷度。而有关辽代的考古新发现层出不穷,特别是历年出土的辽代墓志,更全面、细致、准确地反映相关人物的生平事迹,这对于《辽史》校勘中一些疑难问题的处理至关重要。比如,修订组由此厘清了一些《辽史》人物的世系。《辽史》所载太祖阿保机伯祖父帖剌的世系淆乱不清,清人钱大昕曾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他在对比《辽史》诸处记载后,认为《辽史》中的帖剌、蒲古只、匣马葛“盖一人三名也”。原点校本采纳了钱大昕的这一说法。然而根据契丹小字《耶律迪烈墓志》《故耶律氏铭石》及汉文《耶律羽之墓志》,有学者发现,帖剌实为蒲古只、匣马葛二人之父,蒲古只为匣马葛的长兄,修订组即吸收了这一新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