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书评、读后感 >

《辽史》修订:一门学科的传承(4)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单颖文 参加讨论

    继乾隆殿本之后,值得重视的是道光四年(1824)刊刻的武英殿本。道光殿本以乾隆殿本为底本重刻,但北族的人名、官名、地名等皆根据四库本及《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改译,这种改译本自然不可用。道光殿本的价值主要在于校勘后写成的《考证》,其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是引据《永乐大典》本《辽史》所作的版本校,部分条目所引《大典》今已不存。
    到了民国年间,商务印书馆百衲本《辽史》问世,成为1974年《辽史》点校本问世之前最为通行的版本。这一版本是1931年商务印书馆以数种明初翻刻本残本配补而成的,诚如张元济在此版跋中所言:“是本刊版粗率,讹字亦多。”不过,由于时代较早,相对而言,这仍是一种比较接近至正初刻本的本子,也是《辽史》点校本及此次《辽史》点校本修订版依据的底本。
    二、上世纪70年代,充满时代印记的《辽史》点校本
    特殊年代接力点校的《辽史》
    “以前的《辽史》,篇幅不大,问题极多。读百衲本《辽史》,感觉就像在读天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曾瑜说,直到197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质量堪称上乘的《辽史》,才改变了这种情况,“有考证,有标点,就有了依靠”。
    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介绍,这部点校本《辽史》,是由冯家昇、陈述相继整理完成的,属于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蔡美彪的《二十四史校点缘起存件》,点校“二十四史”一开始就是“主席工程”。在195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曾面告吴晗,要他与范文澜组织校点《资治通鉴》。此书于1956年点校完成,出版面世。1958年9月,毛泽东又指示吴晗继续组织校点前四史。范文澜、吴晗等商议后提出将其余二十史及《清史稿》全部加以整理点校,由中华书局组织人力、订立规划,给读者提供一套标点(包括分段)准确、错误最少、便于阅读检查的本子。
    1959年9月,《史记》率先完成点校,作为建国十周年的献礼。而后,为了集中力量点校各史,1963年8月,中宣部发出调令,把全国各地的学者们集中到北京西郊翠微路中华书局大院办公,留下了一段“翠微校史”的佳话。时任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的翁独健统筹安排后,决定请冯家昇点校《辽史》。
    参与点校本“二十四史”整理工作的中华书局资深编辑崔文印介绍,冯家昇毕业于燕京大学,“是一名非常爱国的学者”。“九一八”事变后,他不满日本侵略东北,却苦于“东北是我国固有领土难以证明”,由此决意做东北史方面的研究,也因此开始了对辽史的关注。从冯家昇留下的著作来看,早在1931年,他就开始了《辽史》的校勘。在1933年9月15日写成的《辽史初校》一文中,他写道:“二年内,除今春身体不适,暂搁十数日外,余之校勘未尝一日或辍。有课时,每日校四小时,无课时,则校之竟日。白日因故耽误,深夜补之;深夜疲乏,则于翌日补之。虽因此而罹失眠之苦,然初步工作告一段落,差堪引以自慰。余质钝学浅,预定计划既未全行,而挂一漏万,亦所难免。”最让崔文印钦佩的是,当年冯家昇写成了《辽史初校》后,却发现罗继祖已经出了一本《辽史校勘记》,“冯先生竟然愿意放弃出版自己的学术成果,这对学者来说是非常难得的”。1959年,中华书局将冯家昇撰作的《辽史源流考》《辽史初校》《辽史与金史新旧五代史互证举例》合订成一本《辽史证误三种》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