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鼓楼区的青岛路,有一处低调而雅洁的院落,这便是江苏省档案馆。临近春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仍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豪情满怀又细致严谨。为国家守史、为学术服务,这批档案人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到依法治国的战略以及学术创新的洪流之中。新的一年,他们有着怎样的新梦想和新期冀?记者走进江苏省档案馆一探究竟。 为依法治国战略提供学术支持 跟随江苏省档案馆管理部主任张少敏的步伐,记者来到了馆藏丰富的档案馆库房。据介绍,馆中所藏的档案资料历史跨度近500年,包括明清档案、民国档案等,每一份都是亟待开掘的历史文化宝藏。而近年来最引人关注的则是民国司法档案。 2011—2013年,江苏省档案馆联合江苏高级人民法院,对馆藏3.6万件共20多万页的民国高等法院裁判文书档案进行数字化整理和研究,并出版了十卷本的《民国江苏高等法院(审判厅)裁判文书实录》。 “这套书的出版在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联合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的研究力量,希望能摸清馆藏民国司法文献的家底。”江苏省档案馆副馆长张姬雯介绍说。 2014年,江苏省档案馆又成功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民国江苏司法档案整理研究”,这是全国首例以档案部门为责任单位申报成功的重大项目,其主要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档案馆馆藏的12多万卷民国江苏高等法院(审判厅)裁判档案和文书档案。档案的数字化整理和专题研究数据库的开发依然是重点。此外,课题组还希望梳理出民国江苏司法档案所反映的民国时期中国司法制度、司法体系、司法变迁以及司法审判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 “课题的立项也恰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希望通过细致的整理和研究,发挥档案存史资政的重要作用。”张姬雯说。 填补相关抗战史研究空白 立项一年以来,课题组已经整理了将近1.2万卷的民国司法档案。研究人员惊喜地发现,这批档案中包含日本战犯罪行的铁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