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历史有几种读法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王铭 参加讨论

    在学院派史学与大众史学隔着诸多话语壁垒的当下,我们有时候也会像孔乙己一样发问:历史可以有几种读法?这实际上也取决于我们以什么样的视角,读什么样的历史书。很多时候,史书本身即有其自身的历史写法,而在此基础上读者又可以有不同的读法,这也往往导致我们对于历史的感悟走向不同的方向。
    两位司马公如何说史
    史书有几种求“通”的写法和读法。西汉修撰《史记》的太史公司马迁、北宋编修《资治通鉴》的温公司马光在史学界并称“汉宋两司马”。两部各自开创史学编撰体例的史书,是汉以前、唐以前历史两种不同的“通”的写法。
    司马迁著《史记》,是“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司马光编《资治通鉴》,更是“足以懋稽古之盛德,跻无前之至治”(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其书名即直接鲜明表达了有鉴于治道之通达的愿望。不过,《史记》不唯是“史家之绝唱”,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所公认的“无韵之《离骚》”,其纪传体的写法,将帝王将相各色人等的生平故事娓娓道来,其间不乏穿插一些太史公自己对于历史事件细节的“合理想象”,后人读起活灵活现的故事来自是津津有味。可是司马温公编《资治通鉴》,却是一种不太好读的编年体写法,从头看下来,罗列的都是某年某月发生了哪些事的记载,如同历史“流水账”,想要真正通贯起来读,着实需要费些力气。其对于历史事件本末因果的记叙,则需要到后来南宋袁枢编《通鉴纪事本末》这种“遂使纪传、编年贯通为一”的“配套读物”才能通读一整件大事的来龙去脉。
    即使如此,在今天的读者看来,这些历史的写法,似乎仍然缺了一种更通透的读法。若能跳出简单的人物臧否与单调的事件进程,而深入人物性格与行为逻辑,从性格命运看治乱兴替,或许更能如两位司马公所希望的那样通达其间,获取智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