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有趣的读法 如今,张国刚的新著,一部有趣的史学普及读物《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归约《资治通鉴》留给我们的庞杂的史料文本,正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有历史智慧的读法,让当代人得以从中获取“前人在应对各种挑战后,给我们留下的一些经验总结”。我们从这个视角读到的历史,就是人生、民族、国家对于这些挑战的“应对的措施、应对的办法、应对的智慧”,“所有的成败得失的记录就构成历史”。因此,“读史就像看高人下棋”。作者正是以这样的穿透力,带着读者从一盘盘棋谱的残局上方看到历史情境、世事权变、人生哲理,尤其是对于带团队、做决策的领导者来说,还能读到至关重要的对待人生棋局与管理修养的认识。 作者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导读《资治通鉴》,为我们揭示自“三家分晋”到“开天治乱”之间的一系列帝王将相的兴亡轨迹:智伯的覆亡和魏文侯的崛起,吴起的悲剧和商鞅的命运,吕不韦的成功投机和秦始皇的千古功过,刘邦的用人本事与项羽的逃避责任,汉武帝的原则与权变和霍光的机敏与膨胀,王莽的苦心经营与灰飞烟灭、刘秀的大事精明与小事厚道,曹操的审时度势与骄傲轻敌、刘备的仁厚坚忍与借力发力、孙权的识人善任与改过迁善,曹丕的格局狭小、司马氏的接班人问题,杨隋的得失天下、李渊与李密的得失人心,唐太宗对自我权力的约束、唐玄宗对自我约束的懈怠。如此林林总总,各路帝王将相的风云际遇各不相同,自有其性格命运起了很大作用,在时势动荡的情势下,终致家国兴衰、民生休戚,上演了一出出跌宕起伏、意味深长的历史悲喜剧。 所谓“资治”,历史有资于治道者,不唯是可以治国平天下,更可以从中读出修身齐家、治冶人生的味道。《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一书在《资治通鉴》提供的丰富史料之上,以人物际遇为轴,条分缕析,纵论古今,从历史人物身上提炼更深的智慧。古人有云:读史使人明智。从人生棋局的角度来读古人之史书、读古人之史事,更使今人学会将历史人物的经验教训化为己用,启迪智慧,有资于自己的事业管理与人生管理,可谓善莫大焉。 作者从治国修身、人生格局的独到角度,指点江山,笑谈风云,起承转合,娓娓道来,为我们轻松而又深刻地导读了一遍有资于当代人的《资治通鉴》。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