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流落20年后,有着1460年历史、堪称北齐造像典范的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首,今年在台湾星云大师的护送下,终于回到河北,实现了身首合一。佛首与佛身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之后,归还河北博物院,并于日前完成了佛首与佛身合璧的修复工作,在河北博物院石刻专题展厅与幽居寺塔内其他佛教石质文物一并展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血脉亲情,成就了金身合璧的传奇,国宝归原,也再一次唤起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对文化遗产的尊重。 千年古刹敬奉北齐造像 这尊汉白玉释迦牟尼佛佛像,头顶低平磨光肉髻,面相丰满,双目微启,神态安详,着袒肩袈裟,左手捏提衣襟,右手施无畏印,手饰腕镯,两腿结跏趺坐。佛像原存于河北省中西部灵寿县的千年古刹——幽居寺塔内。幽居寺是北齐时期的重要寺院。据史料记载,东魏末年,定州的定国寺禅师僧标,在灵寿县城西北55公里处的沙子洞村北侧创建了幽居寺。幽居寺,史称“三尊佛祁林院”,又名祁林寺。寺院背倚苍翠的山峦,面临清澈的山涧流水,清静幽雅,因此得名“幽居寺”。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七年(556年),北齐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赵郡王高叡,为彰其亡伯、兄、父、母、妻及自身功德,选择上好的汉白玉石敬造了释迦牟尼佛、无量寿佛、阿閦佛三佛,供奉在幽居寺内。高叡,为北齐高祖神武帝高欢之弟高琛之子,自幼聪慧夙成,深受高欢宠爱,《北齐书》及《北史》皆有传。高叡敬造三尊佛像供奉在幽居寺后,还增筑了佛塔、扩建了弥勒佛正殿、罗汉殿等殿宇。扩建后的寺院规模宏大,殿堂鳞次栉比,有僧舍200余间,行僧2000余众,成为北齐较大的官寺。随着北齐亡国,幽居寺也逐渐荒废。元大德年间,寺院有过短暂兴盛,清代完全废弃。今天,只剩下一座唐代重修时留下的幽居寺砖塔。 经过1400多年的历史变迁,虽然幽居寺寺院早已圮废,在砖塔内却完整地保留了一部分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其中,高叡敬造的三尊佛像不知何时被供奉在了塔内第一层,三尊佛像基座的正面皆铭刻发愿文及确切的纪年、造像者及为之造像人的姓名和官职,这在北齐皇家石刻造像中并不多见,为研究北齐的政治及佛教造像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同时,砖塔内还有小型高浮雕造像15尊,通高在20—48厘米之间,多为佛像,菩萨仅一身,有着明显的北齐造像风格。另外,砖塔外还有三尊较大型的无头石造像和一个建于元代天历二年(1329年)的石经幢以及北齐碑、元碑各两通。两通北齐碑碑文表彰了高叡的功德,概述了其扩建幽居寺的情况及当地的地貌、名胜、传说和佛教信仰,该地与北齐帝室的关系等。两通元碑还记载了元代幽居寺为五台山寿宁寺下院,以及元朝几代帝后对幽居寺的重视和民族往来与文化交流,同时反映了该寺的规制及其与五台山佛教的关系等内容。 北齐历六帝立国28年,佛教十分兴盛。据记载,北齐有佛教寺院4万多所,僧尼最多时也有200多万人,占了总人口1/10还多。短短28年间,北齐创造出中国石刻艺术的辉煌,在河北的南北响堂山、水浴寺、娲皇宫以及山西天龙山、云冈等留下了大量佛教雕刻艺术,也反映着佛教造像本土化的变迁。幽居寺塔内的佛造像,已经逐渐摆脱印度佛造像艺术的影响,并在造型上一改北魏以来以秀骨清像为美的观念,向健美丰润的造型转变,重在表现不凡的气宇,并有别于后来唐朝丰腴饱满的形象,体现了佛造像从北魏清瘦向唐代丰腴过渡时期的特征。此外,佛像衣纹轻薄贴体,平润光洁,呈现出北齐受曹仲达影响而形成的“曹衣出水”的审美倾向。 两岸情深力促民间合作 千年的辉煌却遭受浩劫。上世纪80年代开始,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猖獗,许多古墓被盗、古遗址被毁,田野石刻造像等大型艺术品及馆藏文物频频失窃,甚至被走私出境,流失海外。据不完全统计,仅1996年至2000年9月底,全国共发生馆藏、寺庙、田野文物被盗案251起(不含盗掘古墓及倒卖文物案件),丢失文物1671件。幽居寺塔内的汉白玉佛像也未能幸免——1991年至1996年,三尊主佛佛首依次被盗割,虽然很快破了案,但佛首却下落不明。1997年以后,灵寿县文物部门将幽居寺塔内包括释迦牟尼佛佛身在内的石刻文物全部运到了河北省博物馆保管。陈列展中,无头佛身时刻向观众诉说着那段悲伤的历史。 善应机缘。2014年初,有信徒向佛光山捐赠一尊佛首。后经确认,这尊佛首正是幽居寺释迦牟尼佛像1996年被盗的佛首。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有感于佛首法相庄严,痛心于千年佛像身首分离,遂通过有关方面联系国家文物局,希望将其捐回河北博物院。为实现星云大师在佛光山将佛像身首合璧展出的愿望,2015年,海峡两岸相关机构在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佛光普照——河北幽居寺塔石佛暨佛塔宝藏艺术展”,展出了54件组来自河北博物院、定州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的相关文物。高47厘米、重达76公斤的佛首,与高1.59米、重达1000公斤的佛身首次合璧,并走上了回家的路。 近些年,为了加强对祖国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一方面通过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严打文物犯罪等手段,尽可能使文物少受损失;一方面通过国际合作、运用国际法不断追索流失到海外的中国文物。远有上世纪末从英国追回的千件中国走私文物,近有2015年在中法两国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上世纪90年代被盗窃的金饰片的回归,均是例证。但流失文物的追索,一直困难重重。值得重视的是,由于历史原因及地理位置毗邻、监管缺乏、立法缺失以及法律适用等多方面原因,中国港澳台地区成为我国近几十年流失文物的中转站,大量文物或转口欧美,或沉淀在该地区。面对这一困境,同根同源的海峡两岸同胞早在20多年前就为保护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做出了积极的尝试:1993年,山西灵石资寿寺的十八罗汉像像首曾被盗割贩卖到日本、东南亚和中国台湾地区,台湾有关人士发现罗汉像像首踪迹后斥巨资购回,并无偿捐赠给了山西灵石资寿寺;1997年,山东济南四门塔内的隋代阿閦佛佛首被盗至台湾,台湾有识之士购得佛首,于2002年将其捐赠给济南;河北幽居寺释迦牟尼佛佛首的回归,同样源于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上世纪末,台湾相关人士在海外见到该佛首,根据造型、面目、雕刻技法及颈部断痕等,推测为中国流失文物,2013年该人士参观河北博物院时见到佛身,顿感与当年所见佛首为一体,于是与原收藏者协商重金购回,并捐赠给台湾佛光山。 在国家追索之外,民间合作开启的文物回家路时间短、效率高,对促成文物回家无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上世纪开始,海峡两岸同胞携手实现文物回流一直未有间断,此次星云大师捐赠佛首的义举,更是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正如星云大师在捐赠仪式上所表示的,已经有善心人士表达通过佛光山向大陆捐赠文物的意愿。这不仅激发了海峡两岸同胞共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责任与意识,也为海峡两岸共同追索流失文物提供了新方法——发动民间的力量,进行事先协商、调查、达成意向,这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我国在港澳台地区监管、追索流失文物所面临的现实障碍,为文物回家找到更为便捷的路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