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音容从此隔秋风(3)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文汇报 罗丰 参加讨论

    冯先生能诗善画,尤其字得学问之厚养,书宗“二王”,又习得“董字”洒脱,疏落有致,仿佛天成。看来冯先生在笔法上渊源自有,应得高人之亲传。在冯先生的切实指点下,我也用功练习,不敢懈怠。
    一日,我写一册千字文,呈冯先生过目。先生不以我字幼稚,鼓励有加。本只想请先生封面题签,不意先生提笔书跋。先生研墨,手执墨块,一手执袖口一端,顺时研转,几圈之后,蘸墨挥毫,不假思索。跋云:
    书法之道,存乎一心。笔锋倚仄,任其自然。求之过深,转成拘执。临池尤贵读帖,要使古人之字存我心中,则下笔之际,古今浑然,毋烦强求矣。读罗丰兄书帖,深合古意,因题数语,以志盛怀。
    壬辰小雪后。宽堂冯其庸谨志。
    并加盖闲章、名章等四印。先生示范书写过程也是把笔教我,使我真正受益匪浅。
    冯先生关爱后辈之硕德,使我难忘,每每有机会,就去瓜饭楼受教。岁月使冯先生慢慢地老去,见客的地方也由原来的一楼转至二楼,卧床难起,耳聋重听,要通过师母夏老师的转述才能交流。据说只有在天气晴好时,家人才会扶冯先生去阳台上晒晒太阳。面对北京望不远的天空,我想这样的机会一定有限。
    去岁春4月初,最后一次带着冯先生慎重的嘱托,心怀不安地告别瓜饭楼。离开芳草园时,细雨霏霏。
    今年的冬天似乎来得迟,去得也晚。
    冯先生辞世的消息是一位年轻朋友传来的。心中虽有无限的悲伤与不舍,但毕竟年过九旬的老人,诸病缠身,如大风中的一盏孤灯,风起灯熄。对于这一天,先生也有诗云:“梦里常存生死日”。先生终生与梦有缘。
    人在楼里,他在梦里。
     
    (作者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