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毛泽东同志与遵义新局(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李振 参加讨论

    说到责任担当,不能不提一件事。1935年3月,在决定是否攻打打鼓新场的会议上,在别人都赞成打的情况下,唯有毛泽东同志认为不能远途奔袭,打固守之敌,否则久攻不下,敌军来援,红军将四面受敌。他甚至提出,如果要打,就辞去前敌司令部政委职务。结果,大家真的举手通过了他的辞职。按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般的人也就作罢了。但毛泽东不是一般人,他有那种高度自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事关红军前途命运,他越想越睡不着,越想越觉得不能打。深夜,毛泽东提着马灯,沿着狭窄的羊肠小道,找到周恩来,继续做说服工作。周恩来终于同意部队出发前召集大家再讨论一次。结果,第二天一早,传来情报,说敌情有变,蒋介石已经下令中央军向打鼓新场压了过来。显然,毛泽东的判断是对的,这一仗是不能打的。从会前判断、会中的坚持到会后的做工作,毛泽东的责任担当,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经过遵义会议,毛泽东同志的领导方式和个性品格日益成熟。在中央苏区的时候,他给一些同志的印象是“有才干”,但“个性强”。毛泽东同志在身处逆境的情况下,经历了长时间的痛苦磨炼,深切地领悟到团结大多数的极端重要性。长征路上,他在中央领导层中一个一个地做工作,让正确的意见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才实现了遵义会议的巨大转折。贺子珍回忆说:“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对我感叹地讲:‘办什么事都要有个大多数啊,’”她清楚地察觉到:“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以后,有很大的变化,他更加沉着、练达,思想更加缜密、周到,特别是更善于团结人了。”
    一个领导团队的能力水平、一项事业的成败,与核心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和政治智慧有很大关系。邓小平同志说,遵义会议以前,我们的党没有形成过一个成熟的党中央。第一代成熟的领导集体,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克服千难万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克服张国焘南下分裂红军的危机,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央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历史已是过往,但历史不能忘记。
    1964年11月,毛泽东同志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据考证,这是毛泽东同志一生中唯一一次给革命故迹题名。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