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随笔 >

民间文化中的生态观(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光明日报 王文超 参加讨论

    乡愁,一半源于对乡土环境的依恋,另一半则是对生活叙事的传承。民间口头叙事中,有大量涉及生态环境的故事主题和母题:生命水和生命树,是民间叙事中最恒久、最普遍的母题,代表着人们对生命延续与新生的渴望;植物起源的神话和故事,反映了民众在知识有限的情况下,激发出解释事物的丰富联想;灾害主题故事在演说历史的同时,警醒人们不要忽视自然外力,时刻保持敬畏之心;生动的动物故事,将动物拟人化后演绎社会生活,拉近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地方色彩浓厚的风物传说,更是为山河草木赋予了历史厚重感与人文情感。
    民间文化折射出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逻辑:敬畏自然世界,守护生命底色,注重生活美学,演化生态叙事。但是,在古代实际的民间生活中,也有不美好的一面,现存于乡野的明清“禁令碑”就是明证,面对滥砍滥伐、私自开采、水源破坏、过度渔猎等不良现象,古代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用立碑禁令的方式,限制违法违规行为,维系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即便是最纯朴、最自然的生活逻辑,也依旧离不开政府管理、组织监督。
    近现代以后,科技进步让人们对自然万物的认知更深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却淡薄了;对生活质量的物质要求提高了,对生活环境的选择能力却降低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不单是由于管理缺失,而且愈来愈表现为一种文化危机、生活危机,要想解决生态问题,不可能绕开地方性传统和民众生活逻辑,必须将国家政策、地方管理与民众生活统一起来。因此,在经历了社会整合、经济崛起和文化复兴等不同阶段后,回归生活逻辑显得更为必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生态文明同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生活幸福感紧密相连,形成一种新的观念性变革。这与传统的儒家“致中和”思想、道家“道法自然”观等是有内在一致性的。中国民间文化兼收并蓄,在生活层面践行着自然有序的宇宙观,守候着空间优化的审美观,表达着生态叙事的价值观。
     
    (作者:王文超 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