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访谈 >

洞察中国古代历史的王权主义本质(2)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清俐 参加讨论

    政治权力是考察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钥匙 
    我讲的王权主义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讲它的制度,主要是政治制度体系;二是讲王权和社会的关系,主要是强调王权支配社会;三是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是君主独尊、君尊臣卑。 
    《中国社会科学报》:研究政治思想,不能不涉及对政治或政治权力的看法。在中国历史上,您认为政治或政治权力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对于认识和把握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历史本质和政治思想的主旨要义,具有怎样的特殊意义? 
    刘泽华:以往的政治思想史研究要么是只关注政治思想本身,要么是主要谈实际政治和制度问题,而我的研究则是同时关注这两个方面,并试图将这两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探究其对整个社会的控制与塑造,也就是说作一种整体的历史观察和理论思考。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政治的作用太大了,君主对所有臣民和整个资源具有最高的掌控权,王权支配社会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与之相应,政治思想必然处于社会观念的主导地位,而王权神圣则是其核心。20世纪80年代,我和两个学生合写了一本书叫《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 
    在系统研究和全面反思的基础上,我提出传统社会的主导力量是王权支配社会,其主导观念是王权主义。我讲的王权主义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讲它的制度,主要是政治制度体系;二是讲王权和社会的关系,主要是强调王权支配社会;三是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主流是君主独尊、君尊臣卑。 
    在我看来,中国传统的王权主义如铁板一块,十分坚硬。颇具改良观念的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所强调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反映了中国传统政治思维的本质特点。“中学为体”的核心便是“三纲”,他说:“三纲为中国神圣相传之圣教,礼政之原本,人禽之大防。”这是刚性原则,动不得,刚性的前提不能动,其下又有柔性,刚柔相济,这主要就表现在政治思维的阴阳组合结构上。所谓阴阳组合结构是说一个主命题一定有一个副命题来补充,形成相反而相成的关系。我们可以列出一系列这样的命题,如天人合一与天王合一、圣人与圣王、道高于君与君道同体、天下为公与王有天下、尊君与罪君、正统与革命、君本与民本、等级与均平,等等。在上述阴阳组合结构关系中有对立统一的因素,但与对立统一又有原则的不同;对立统一包含着对立面的转化,但阴阳之间不能转化,特别是在政治与政治观念领域,居于阳位的君、父、夫与居于阴位的臣、子、妇,是一种主辅关系,不允许被转化。如果对这种“阴阳组合结构”的思维方式问题认识不清楚,就无法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王权主义本质,甚至会导致历史认识的偏颇和含混。我强调传统政治思维方式“阴阳组合”的结构性特点,目的就是要更深入地揭示传统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的王权主义实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