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敦煌”概念由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就是将数字技术引入敦煌石窟保护,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汇集成电子档案,以利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思路。樊锦诗日前接受早报记者专访,详解“数字敦煌”的前世今生。 敦煌研究院已经历70年 东方早报:今年是敦煌研究院成立70周年,它对莫高窟文物保护做了哪些工作?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成立以来,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解放前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时期,主要是创业和守护;第二阶段,是解放后至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时期,主要是大规模、全面地抢救性保护;第三阶段是1984年以后扩建的敦煌研究院,进入科学保护时期,这时不仅有科技层面的敦煌石窟文物保护,而且还利用高科技开展预防性保护、建档和利用,乃至制定专项保护法规给予保障。我们要保护的不仅是洞窟、塑像和壁画等文物,还有与洞窟相关的窟外自然、人文环境。所以现在是多学科结合的保护,涉及物理、化学、工程、建筑、环境、生物、计算机等各学科,还有人文学科的研究。 1979年开始,莫高窟正式对游客开放,我们增加了旅游参观服务和石窟管理的繁重任务。从1944年到今年,敦煌研究院正好经历了70年,这70年的主题,是“守护敦煌艺术宝藏,传承人类文化遗产”。 “数字敦煌”30年探索路 东方早报:数字敦煌的发展经过了怎样的历程? 樊锦诗:凡被国家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产,都要求做到“四有”,即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科学记录档案,有专门管理机构。做莫高窟的科学记录档案,应一个洞窟做一份档案,那么492个洞窟就要做492份档案。每个洞窟的档案照片,最少要保证有窟形、窟顶和四壁各1 张,共计6张照片,才能算得上一个洞窟最起码的照片全面记录。以6乘492计算,就是近3000张洞窟档案照片。这在1984年扩建敦煌研究院之前既缺经费、又缺相机的情况下,完成如此多的照片,其艰巨可想而知。可是当使用这些档案照片时,会很不满足,原因是这些档案照片都是黑白的,壁画却色彩缤纷;照片不够大,壁画的细部无法看清;照片上一些画面和壁画相比已变形。这不禁令人发问:如此精美的敦煌艺术难道没有更好的手段来记录和保存它的全部信息吗?在数字化技术之前,我们还采用过录像记录莫高窟,那时也算比较先进的记录手段了。后来知道,拍摄所用的胶片时间长了要变质,照片会发黄变色,录像也会慢慢消磁。 上世纪80年代末,虽然提出了要把敦煌数字化,开始我们和中科院的遥感专家合作,由于他们不懂文物,不知道文物怎么拍摄,做出来的数字壁画效果不太理想。但是敦煌数字化这件事得到了科技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他们拨出专款让我们进行试验。 上世纪末我们开始和国外合作,美国芝加哥的西北大学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拍照、布光和照片拼接,由纽约梅伦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这个项目。四五年前微软亚洲研究院还专门为我们设计、制作了一台拍摄佛龛和塑像的相机。本世纪,我们又跟国内的科研单位、大学合作研究敦煌数字化。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形成了一整套先进的数字影像拍摄、色彩矫正、数字图片拼图和储存等敦煌壁画数字化保存技术。现在图像已经达到高清标准,没什么变色。有可能以后还有更好的办法,那就只能以后继续探讨,它是一个永远的探索过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