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评论 >

传承历史 城市建设不变的坚持

http://www.newdu.com 2017-09-06 成都晚报 董亮 参加讨论

    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形态和建筑群落,推动城市品位提档升级;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始终坚持“有机更新”,注重传承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
    文脉传承不能只聚焦“物”
    中央党校文史部主任、哲学博士
    周熙明
    “留得住乡愁,关乎人的历史、人的情绪、人的趣味。对于一个乡村、一座城市甚至一个民族而言,怎么留住乡愁,就是使这里让人向而往之,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
    乡愁是心里积聚的深厚记忆
    “现在谈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很多人会当成一种理论,这实际上就忽视了爱恨情仇、喜怒哀乐的价值和情感维度。”中央党校文史部主任、哲学博士周熙明说,留得住乡愁,这不仅仅是讲一个道理,而且关乎人的历史、人的情绪、人的趣味。对于一个乡村、一座城市甚至一个民族而言,怎么留住乡愁,就是使这里让人向而往之,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用现代的话来讲,那就是怎么样产生文化认同感。当然认同感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在心里积聚的深厚记忆。
    周熙明认为,启动现代化建设以后,人们向往一种方便、干净、辉煌的生活。千百年来人类一点一滴凝结、遗留下来的观念、习俗、传统的建筑,甚至是长满了青苔的石块,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一些损害,但社会的发展又不得不去追求现代化。
    在他看来,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不可复制,且一旦损毁就无法还原。而人和其他生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有一种跨越时空的记忆。那么如何在这种追赶现代化的进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那些不可能复制的、历史留给我们的一切?在建设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周熙明认为这个问题不容忽视。“用现代化的标准评判,有些古建筑可能是阻碍,但从一个长远的时间来看,它们又是国宝。”他举例说,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假定要改造,一百年以后肯定要后悔,“时间本身自发积累的东西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文化传承的过程可以慢一点”
    “说到历史传承,成都就是一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代文化蓬勃发展的城市。”周熙明说,如果到成都来谈文化,有点像在孔庙里面舞文弄墨,所以到成都演讲的时候,他都会有几分“胆怯”。在他印象里,成都有许多成百上千年沉淀下来的事物,都江堰、武侯祠等都享誉国内外。推进新型城镇化,成都有着丰富经验,并提出“注重传承城市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对此,周熙明认为,这个提法非常好,体现了成都对传承文脉的重视。
    “传承的过程中,怎么样才能被记住呢?”周熙明说,很多城市谈到文脉承继的问题时,文物的重点被聚焦于物,被还原为冷冰冰的物的时候,文物其实已经不存在了。他认为,一个自然物,因为其中渗透了精美的文,才成为文化、道德、价值的载体。所以谈价值、谈文化思维,不是宣传一种既有指示,而是唤醒心里应有的情感。
    周熙明表示,城市的历史记忆如何被记住,那就是这座城市的人心里有它。如果作为外在之物,心里不知道其传递的历史信息、承载的历史价值,那么一切历史文化建筑都归为零。“例如武侯祠,如果大家不欣赏它,不知道它所彰扬的道德、价值和意义,它就是一座建筑而已。”他建议,传承的过程可以慢一点,关键是让大家了解、理解并消化它,而成都在这方面有着很多尝试和积淀。
    成都给人
    艺术创作的灵感
    在红砂村水景广场旁,不少人会走进坐落于此的中国第一家现代设计博物馆—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博物馆的建立,让三圣花乡平添了不少文化气息,更是吸引了国内外的艺术爱好者云集于此。
    这个总占地面积约23亩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燎源的酒类包装设计代表作、陶瓷艺术品、雕塑、意识流水墨画及油画,参观过这里的市民,常常会惊叹他的产量如此之大。在位于第二层的临时展区,不定期会有一些国内、国际的最新设计成果展,有时还会有一些小型的学术交流。从2009年5月至2013年6月,这里举行过20余场各式展览,不少年轻的大学生也喜欢往这里跑。
    许燎源的作品,时常夹杂浓厚的成都元素。在他看来,传统的、历史的味道通过材质、颜色等等,用现代视觉表达出来,那种感受也就传承下来了。有一年,许燎源的“意识图语”当代水墨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取得了不小的成功。回忆起来,许燎源说,这都要感谢成都给予他的宽松创作环境和自由气息,“没有什么地方比成都更能给我艺术的灵感和幸福感。”他始终认为,一个城市文化的深度,会让居住其间的人感受到一种气质,从传统里面生发而出,又有一些对未来的指向。
    成都在三圣花乡这片区域的长远规划,远不仅于此。通过政府引导扶持,探索市场化运作,许燎源的博物馆从单馆扩建到5个主题馆,并成为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和促进周边区域产业,形成聚集效应。丰富的艺术创意资源,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奔涌而来。
    很快,“蓝顶艺术中心二号坡地”成立,成为与北京著名的798相似的艺术家聚集地。周春芽、何多苓等众多本土顶尖艺术家的工作室汇聚到了这里,甚至有长期居住在北京的艺术家也慕名而来,加入到共同的艺术创作当中。为城市文化营造创造力和生命力的高地,破土而出。适合文化创意发展的生态土壤里,“蓝顶二号坡地”成为四川甚至全国当代艺术家聚落群的一个发展范本。
    在三圣花乡植入艺术博物馆、艺术中心等艺术市场化实体,在探索新的文化创意产业类型的同时,还激活了片区旅游业的提档升级。目前,“许燎源”和“蓝顶”均在全国具有一定代表性。不仅如此,三圣花乡片区形成了发展类似文化创意产业的好环境,更多艺术人才聚集,形成了推动产业发展的效应。
    成都晚报记者 董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